本網訊(通訊員 唐曉軍) 近年來,信用報告已成為金融機構信貸審批的重要參考,其適用范圍不斷拓展。部分機構或個人利用消費者缺乏征信知識和法律常識的弱點,急于消除逾期記錄的迫切心態,混淆征信異議、信用修復概念,以所謂“征信洗白”“征信修復”形成了一條集征信修復培訓、加盟代理、個人信息售賣于一體的灰色產業鏈。央行提醒大家,無論是征信機構還是商業銀行,都無權隨意更改、刪除信用報告中正確展示的信用信息;征信領域不存在“征信修復”這一說法;凡是進行征信信息“逾期鏟單”“洗白修復”的,都是詐騙。社會上“征信修復”亂象的發生,嚴重侵害人民群眾切實利益,損害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客觀公正,擾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局。為更好地集中整治“征信修復”亂象,嚴厲打擊以“征信修復”“征信洗白”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非法牟利的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凈化安康市征信業市場環境,切實維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安康市中心支行依據安銀發(2022)22號通知,聯合市發改委、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場監督局等部門,全面開展安康市“征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百日行動”。
據了解,為深入落實黨中央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高質量發展、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的決策部署,堅持齊抓共管,聯合整治,維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規范市場主體經營行為,整治“征信修復”亂象,促進征信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深入推進“征信修復”亂象治理工作,人行安康市中支與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委網信辦及市公安局聯合轉發《通知》,積極構建協調聯動、監管合作、信息共享、線索移交、聯合執法等工作機制,形成監管合力,全面開展“征信修復”亂象治理“百日行動”,嚴厲打擊征信市場的違法行為。將協調相關部門嚴把注冊及備案關,從源頭上阻斷非法機構入駐安康。同時,對轄區內新注冊登記的名稱或經營范圍中使用“征信”字樣的市場主體進行排查,對發現的違法違規線索進行集中查處,按照分類整治原則,采取變更機構名稱或經營范圍、行政處罰、立案偵查等措施,嚴打以"征信修復"名義進行虛假宣傳、招搖撞騙違法違規開展征信業務的機構,強化治理工作效果。
同時,人民銀行要求各金融機構不得與非法征信修復機構存在業務往來,要在日常工作中重點關注征信機構是否獲批準或備案,是否以“征信”或“信用服務”名義非法倒賣個人信息;要加強對“征信修復”“征信洗白”“逾期鏟單”等關鍵詞的廣告監測;人民銀行和轄區各金融機構要加大對各類異議投訴事項的調查核實力度,有效識別是否有第三方機構參與,是否存在非法從事個人征信業務、違規開展企業征信和進行個人“征信修復”等行為。對于已違規開展業務的,人民銀行將聯合相關部門進行專項整治。
在征信亂象專項治理期間,將設立監督舉報機制,鼓勵公眾積極提供線索,廣大群眾若發現以下涉及“征信修復”的違法違規線索和證據,請及時向當地人民銀行和相關部門反映。次此,“征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的主要對象:(1)未經監管部門許可和備案,違規從事個人、企業征信業務活動的企業;在安康市縣注冊且名稱或經營范圍含“征信”"信用評級"字樣,但實際未開展經營的企業;(2)以“清除不良信用記錄”“征信修復”“征信鏟單”“征信洗白”“異議申訴咨詢、代理”等名義,發布虛假廣告、招攬業務、教唆或制造虛假證明材料進行無理申訴或惡意投訴、非法牟利的企業;(3)以“征信修復”培訓名義,非法收取高額培訓費、加盟費的企業;通過代理形式、掛靠備案企業征信機構等方式違規開展征信業務的企業;(4)未實際從事征信業務或以信用修復名義實質開展"征信修復"活動的信用服務機構:未經有關部門批準,違規開展個人信用報告查詢、買賣個人信息的企業。
為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公眾可通過舉報渠道向當地人民銀行、網信、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提供涉嫌開展"征信修復"等擾亂征信市場秩序活動的線索。
中國人民銀行安康市中心支行征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線索舉報電話:0915一 321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