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陳曦)最美人間四月天,正值珙桐花開時節,巴山第二峰化龍山向廣大文學藝術家發出詩意的邀約,4月23日至24日,著名詩人、作家、書畫家、攝影家20余人走進陜西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開了詩意安康·第二屆化龍山之歌系列文化采風活動帷幕。
此次采風活動在去年首屆“化龍山之歌”原創歌詞大賽基礎上開展,由陜西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安康市作協、安康詩歌創作基地共同舉辦。作家張虹、李小洛、陳緒偉、蔣典軍,書法家李小明,畫家陳榮臨,攝影家劉耿等文藝界知名人士及鎮坪縣作協作家代表參加活動。文學藝術家們深入化龍山,感受化龍山層次豐富的生態空間,聆聽生態保護專家的科普講解,體驗生態衛士堅守奉獻的精神,著重了解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珙桐的生態文化價值和保護繁育情況。
座談會上,文學藝術家們向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贈送了書籍、書畫作品,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向文學藝術家贈送了鳥類圖冊等科普作品。大家表示,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將“文化興區”建設作為重要的發展路徑,這種文化發展的戰略意識與文化情懷令人感動,美麗的珙桐花又名鴿子花,象征著和平與友誼,今后將充分發揮文學藝術在文化興區中的作用,用文學、歌曲、書畫、攝影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向外推介展示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好生態、建設生態文明的好聲音、生態衛士的好故事,讓更多的人走進化龍山、了解化龍山、熱愛化龍山,增強化龍山自然保護區在全省、全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據了解,陜西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陜西最南端,是珍貴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在科學上有重大國際影響和特殊科學研究價值,是中國具有標識意義的生態空間,是國家重要的“生態特區”。進入新時代,保護區大力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法治建區、科研立區、文化興區、共管強區”的優區強局戰略目標,正把化龍山加快建成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基地、自然教育天然課堂、生態惠民示范區,讓化龍山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美景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