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馬峰)今年以來,市財政局結合工作實際,全力做好“六個堅持”,兜牢“三保”工作底線,切實推動各項財政工作健康發展。
堅持用好用活財政政策。不折不扣貫徹減稅降費政策。繼續落實落細各項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確保政策紅利落地。爭取中省資金支持力度,緊盯上級政策變化,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在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方面做好項目儲備,積極爭取中省項目落地實施;做實做好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及時形成實物工作量。吸引社會資本投向經濟建設領域。規范有序運用政府投資基金、PPP等政策工具,吸引更多金融與社會資本投向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發揮好政府財政投資引導帶動作用。
堅持樹立黨政機關“過緊日子”思想。堅決貫徹中省“過緊日子”的各項要求,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精打細算、統籌兼顧。堅持“以收定支”,大力壓縮非剛性、非重點支出,加強預算執行管理,進一步壓減一般性支出。不斷盤活資產資金資源,籌措資金優先用于“三保”支出。堅決貫徹中央“兩個優先”的要求,確保年初“三保”預算安排不留缺口,堅決預防全市“三保”風險。
堅持突出公共財政民生導向。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民生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堅持應保盡保、嚴控提標擴圍。全力支持做好創業就業工作,加大基礎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保障能力,支持做好低收入人口參保定額資助、兜底醫療保障和救助供養。強化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保障,完善資金引導、政策扶持等措施,積極發展多元化社會養老服務業,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堅持支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四不摘”要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持過渡期內財政支持政策總體穩定。支持保障糧食安全。推進高標準農田和農田水利建設,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統籌支持特色現代農業發展。以推動產業發展和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為抓手,更好促進農民群眾增收。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環境,圍繞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建設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
堅持完善債務管理機制。嚴格通過預算資金、盤活資產、合規轉化等方式,實現隱性債務持續有效化解。嚴格落實政府舉債終身問責制和債務問題倒查機制,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積極妥善化解隱性債務存量,確保政府債務風險安全可控。同時,加大一般債券、專項債券和再融資債券資金爭取力度,加強對債券資金、項目的全周期管控。做好債券項目事前績效評價,規范專項債券資金管理,充分發揮專項債券資金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堅持全面深化財政管理改革。圍繞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大力支持秦嶺生態環境整治等工作,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持續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完善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進一步優化流程,加快預算和資金使用進度。繼續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公共資產管理改革。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全面推廣使用電子賣場。全面開展基層基礎提升活動,著力提升基層財政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精細化水平。持續深化財信擔保體系建設,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