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羅平)近期,省水利廳公布了經省政府審定的“十三五”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結果,分為良好和合格等級,我市在10個地市中排名第三。
“十三五”以來,我市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工作思路,認真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各項要求,取得了積極成效。
水資源管理全面加強。認真落實用水總量和效率雙控行動,市政府分解下達了“十三五”水資源管控指標,按年度組織實施并抓好考核。加強計劃用水管理,對納入取水許可的用水戶和其他用水大戶下達了用水計劃,對21個重點戶取用水情況實施在線監測,防止超計劃超許可取水。嚴格取水許可審批監管,按照行業用水定額核定取水量,抑制不合理的取水需求,全市取用水戶從2017年的220余戶增加到450余戶,同時調整下放了取水許可審批權限。扎實開展取水工程核查登記,全市共核查取水工程894個、登記551個、整改問題121個;登記地下水取水工程7367個,達到了取水合法規、用水有計劃、水量有監控的水資源管理目標,規范了取用水行為。深入推進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按照水利核量、稅務征收的原則,加大水資源稅征收力度,全市水資源稅征收額度持續提高,2020年度達到6000余萬元。
節約用水成果豐碩。利用“3.22世界水日”、城市節水宣傳周等時間節點和水利部“縣委書記談節水”等平臺,廣泛開展節水宣傳教育,全民節水護水意識顯著增強。大力開展縣域節水達標建設,漢濱、漢陰、石泉、旬陽4個縣區被水利部公布為縣域節水達標建設縣,我市被命名為省級節水型城市。注重發揮節水示范單位典型引領作用,全市102個行政單位、8個工業企業、10個居民小區獲得省級節水型單元命名。組織實施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制度,從嚴叫停10余個項目,節約用水100余萬立方米。
河湖管理持續深化。在全省率先探索了“河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的四長治河行政與司法銜接機制,扎實開展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管理,統籌推進水環境治理,持續推進示范河湖創建,不斷改善河湖面貌和水生態環境。水利部向全國推廣安康河湖長制創新做法。
城鄉供水保障有力。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7%,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費收繳率達96.8%,全市所有農村常住人口供水水質、水量均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