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迪
就業不僅是民生問題,同樣是發展問題。全市人社部門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將就業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2022年春節前后,通過舉辦“春風行動”等系列活動,不斷強化就業民生保障。截至2月底,全市各項就業指標相比上年度同期穩中有增,就業形勢持續穩定,穩就業讓經濟穩增長更有底氣。
加強供需對接,強化本地企業用工保障。元旦伊始,全市人社部門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做好2022年春季產業大招工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產業大招工活動,建立本地企業用工崗位信息庫和勞動力務工意向臺賬,加強供需對接,強化惠企政策落實,全力支持本地企業穩崗留崗、留人留工。截至2月底,共征集1033家本地企業就業崗位需求4.4萬余個,組織各類招聘活動369場次,幫助290家重點企業招工2602人,指導994家新社區工廠全面復工復產,吸納就業人數2.67萬人,幫助企業在節后做到早開工、實現招好工的目標。
做好就業服務,促進重點群體返崗復工。在做好本地產業大招工的同時,全市加強信息調度,強化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工服務保障,依托蘇陜勞務協作平臺以及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駐村“四支隊伍”、村級勞務服務公司,積極組織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云端送崗”等專項活動,將工作崗位送到群眾家門口,暢通轉移就業輸出渠道。截至2月底,春節前農村勞動力返鄉39.8萬人,已返崗復工35.2萬人,點對點包專車輸送1931人跨省轉移就業,開展就業援助服務1.2萬人次,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753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17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52人。2月11日至16日,《陜西新聞聯播》等節目連續5天報道我市“春風行動”、技能培訓和勞務品牌培育等工作,對我市創業就業工作典型經驗和做法進行了多維度宣傳報道。
支持返鄉創業,培育壯大“歸雁經濟”。利用春節期間人員返鄉之際,全市通過推進開放招商、搭建創業就業平臺,以鄉情鄉愁為紐帶,整合創業資源,增強要素保障,優化公共服務,吸引和支持各類人才返鄉入鄉創業就業。2月27日,市委、市政府組織召開“歸雁經濟”暨新社區工廠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對全市綜合排名前30名的毛絨玩具企業、12名返鄉創業優秀企業家、12名返鄉就業標兵等進行表彰獎勵。截至2月底,全市已建成各類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示范園)63家,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89筆、發放金額9008萬元,當年扶持創業189人,帶動就業890人。
同時,為進一步推進全市“穩就業”“保就業”工作,市人社局還聚焦未就業畢業生求職關切和期盼,把促進未就業畢業生就業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用心用情用力幫助未就業畢業生解決就業中的困難和問題,積極促進未就業畢業生就業創業。截至去年12月底,我市應屆高校畢業生回安報到登記9080人,實現就業8632人,登記就業率達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