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肖義軍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委編辦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高點定位創建工作,精準施策創建抓手,著力在抓創新、見長效、辦實事等方面下功夫,與幫扶的漢濱區新城街道育才社區干部群眾共同奮斗,推進城市創建工作行穩致遠、成效明顯,贏得了社區群眾的信任和好評。
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市中心城區背街小巷多,治理難度大,是歷次城市創建工作的難點。市委編辦包聯的育才社區蓮花東巷道路損壞,雨季積水嚴重,導致群眾出行不便,亂停車、亂堆亂放隨處可見,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擁擠、辦公條件差等,嚴重制約了社區事業發展和城市創建工作。
從接到包聯任務起,市委編辦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先后20余次深入社區調研了解情況,針對社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逐一研定幫扶方案,全員抓創建,明確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主抓、牽頭科室負責、全員參與落實的工作格局。
針對社區基礎落后難題,市委編辦會同市政府辦,協調市、區相關部門單位,給社區調增辦公用房400平方米,硬化小巷道路280米,清理社區巷道垃圾20余車,對便民服務大廳進行標準化改造,把雜亂的巷道疏通整潔,把破舊的墻壁變成了美觀的文化墻,社區硬件條件和對外形象驟然提升;積極開展社區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圍繞“藍天、碧水、綠地、寧靜、潔凈”五大工程,加強施工揚塵、噪音擾民、餐飲油煙、污水排放、垃圾亂倒等監督管理,規范蓮花東巷小吃攤點擺放和衛生管理,加強育才路小吃店衛生整治,落實背街小巷垃圾站臺、主干道垃圾收集點、天寶小區公廁等衛生管護,讓社區群眾享受到創建帶來的優美、干凈、整潔的家園環境。
如今,走進育才社區,一條條硬化凈化的背街小巷、一幅幅文明創建的宣傳手繪、一版版內容豐富的宣傳櫥窗,盡顯城市創建文化氣息。育才社區黨支部陳治改說:“社區環境改善了,背街小巷漂亮了,幫扶單位的工作熱情激勵著我們為群眾服務的勁頭更足了”。
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80多歲的社區居民余大媽每周一、三、五都要參加社區老年大學舉辦的聲樂班、書法班,一堂堂培訓課讓她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去年以來,市委編辦在市級領導的關心下,協調市區公共資產經辦機構將原市科協辦公用房劃撥給育才社區使用,并以此為基礎,結合社區發展需要,多方協調籌集項目資金25萬元,積極打造社區“婦女兒童之家”、老年大學教學基地、聯通5G體驗基地、毛絨文創和電商基地、營養學會實踐基地等“五大基地”,作為社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宣傳平臺、教育平臺、活動平臺,將城市創建工作內涵拓展延伸,打造城市創建升級新樣板。
目前,“婦女兒童之家”開設有閱讀、手工、剪紙、心理輔導等特色鮮明的活動專區,已接待轄區內婦女兒童800余人次。社區老年大學開設有聲樂、舞蹈、書法學習班,聘請專業教師4名,現有學員60余名。聯通5G體驗館為社區居民帶來5G智慧生活的全景式體驗,初步實現社區環境實時監控和智慧管理。毛絨文創和電商基地,通過與漢濱區電商辦、恒口毛絨玩具“五大中心”合作,為社區增強自我“造血功能”。
老舊小區迎來改造提升
育才社區老舊樓房無物業、樓上漏水、電線雜亂隱患大……為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編辦主任柯昌斌出面協調,爭取育才社區漢濱初中家屬院2棟樓44戶、市科協家屬院1棟樓10戶進入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總盤子。2021年9月中旬,市委編辦邀請市、區住建部門深入育才社區漢濱初中家屬院、市科協家屬院進行實地踏勘。
目前,隨著項目勘察、征求意見、方案設計、環境保障、工程招標等一系列工作逐步推進,正式動工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社區幫扶就要實實在在為社區辦實事、為群眾辦好事。從背街小巷治理、老舊小區改造、‘五大基地’建設,到推行‘321’基層治理模式、常態化疫情防控、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只有做得越來越多,離群眾就越來越近。”柯昌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