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俊 陳楚珺 實習記者 安琛
隨著刀刃向內的“放管服”改革在全國各地向縱深推進,安康在深化改革開放上下功夫,勇當創新發展先行者。在此過程中,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始終培育內生動力,提升工作質效,完成了從“被動審批”到“主動服務”的堅定轉身。
“不管審批在其他部門是不是權力,到我們部門一定是服務。”在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的數次業務會上,局長、黨組書記劉福全反復強調。尤其是2021年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持續創新開展審批服務工作,為審批體系打破梗阻,實現“血脈相通”,為安康的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落關鍵子,審批服務效能再提升
審批服務改革如何改?改革效果好不好?政策是否都落了地?“試卷”已經展開,評卷的筆自然握在辦事群眾和企業手中。
“以前開藥店要填3次表格,交3次資料,跑3個部門,等待時間長。但這次我辦理許可證在市政務大廳只填寫了1張表格,交了1次資料,便拿到了3個許可證合在一起的《行業綜合許可證》。”回憶起去年辦證時的“新體驗”,陜西百家惠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居尚分公司負責人甄美英還能還原出細節。而她只是我市開辦企業便利度再改革、再提升后,諸多受益者之一。
2021年5月10日,市政府副秘書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劉福全在政務中心企業開辦專區,為陜西百家惠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居尚分公司頒發了全市首張《行業綜合許可證》。這張《行業綜合許可證》,意味著將一個行業經營涉及的多個行政許可事項由原來的分類分項辦理優化為“一窗辦理”,實現了“一單告知、一表申請、一標核準、一同踏勘、一證準營”。
“減材料、減流程,現在辦理各項審批業務的時間自然都大大縮短,比如護士執業注冊、醫師執業注冊、首次辦理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購用許可、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都從承諾件變成即辦件。”審批三科負責人賈濤補充道。
吹響爭先突破“沖鋒號”,打好開局起步“主動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還進一步發揮幫辦代辦隊伍職能,為加快重大項目落地開工做出了有益探索。
2021年,陜西華融盈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擬出資在安康成立一家名為安康盈科生物研究院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企業急于辦理好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證書,與德國柏林大學簽署相關合作協議,但經辦人對業務辦理流程不熟,材料準備困難較大。“我們了解企業需求后,主動上門服務,進行全程代辦,幫助企業準備資料,協調相關科室分派專人指導資料填報,將原本法定承諾20個工作日發證的業務,加班加點,延時服務,在一天內幫助企業完成證照辦理。”幫辦代辦科負責人羅婭妮回憶說。
2021年,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為市級重點產業開展幫辦代辦工作,建立市縣(區)聯動審批服務幫辦代辦體系。市縣(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抽調23名業務骨干,實行“一對一”聯系協調,幫助企業完善審批服務手續,促進項目加快落地見效。據羅婭妮介紹,目前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已對接發改委,著手準備今年重點產業項目實現全覆蓋。
據統計,2021年市縣(區)行政審批共開展幫辦業務8208件,代辦業務678件,協調督辦108件,上門服務52件,電話咨詢解答5023件;收集辦不成事反映問題20件,全部協調解決。
出組合拳,市場主體發展有信心
2021年,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先進單位”稱號,榮譽的背后是有力的數字支撐。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市累計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64699戶,同比增長15.74%,居全省第三。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57034戶,同比增長37.83%,增幅高于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平均增幅(15.47%),居全省第二。
作為開放興市的踐行者,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打出“組合拳”,統籌“全市通辦”“全省通辦”“跨省通辦”等有力切口,讓好政策落地生根,讓辦事企業在滿滿的改革獲得感中行穩致遠。
前不久,石泉縣的鄧先生剛剛體驗了“全市通辦”服務帶來的便利。2021年11月,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發布《市級衛生健康類審批事項全市通辦實施方案(試行)》。全市通辦服務開通后,鄧先生“足不出縣”就將購買麻醉藥品的相關手續全部辦理完畢。“在這之前,購買麻醉藥品的手續必須到安康市才能辦理,既費時又費力,如果遇到資料不全等問題,可能還會跑多趟。”在強烈的對比面前,鄧先生不吝稱贊,成了“全市通辦”業務的“義務宣傳員”。
去年,家住平利縣的袁女士準備在湖北省竹溪縣開辦一家廣告分公司,在聽說有“跨省通辦”服務后,就來到平利縣政務大廳進行咨詢。最終,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順利完成了申請,如愿享受到了兩地“跨省通辦”政務服務。“不用專門跑到竹溪一趟,在當地就能申請,營業執照還直接免費郵遞到我家,真是沒想到可以這么方便!”袁女士感慨說。
2021年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打好“組合拳”,積極探索推進跨區域通辦改革,全力滿足企業群眾異地辦理需求,先后與湖北、浙江等省市開展跨省通辦合作,實現78項高頻事項異地辦理;依托全省通辦系統,按照就近申請、郵寄送達的方式,實現300項事項全省通辦;推動市級衛生健康類審批事項下沉縣(市、區)級辦理,實現31項事項全市通辦。
通過推進與企業發展、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跨區域通辦”,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破除制約市場主體發展的不合理壁壘,讓改革創新的紅利惠及更多的市場主體。
求新育新,從未如此迫切。2021年,我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7萬戶,市場主體累積達26.5萬戶,同比增長15.74%。市場主體三年、五年、十年存活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年存活率居全省第一。
下先手棋,靠前服務贏得好口碑
“審批是職責,落腳點是服務。”在高質量處下錨,離不開新理念的加持。行走在安康,能深刻感受到“權利”變“服務”理念的落實、探索、創新,感受到汩汩涌動的改革獲得感在不斷增強。
近日,市12345熱線有市民反映:西城閣附近有噪聲污染。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立即組織專人前往現場查看,很快工作人員了解到,此處地下電纜故障導致附近的通訊鐵塔需要使用發電機供電,而擾民噪音的來源正是發電機。只有盡快開挖道路修復地下電纜,居民才能免去噪音困擾。
“我們會同市政園林處和安文投公司現場優化了施工方案,技術審查意見出來后我們立即為工程施工辦理了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許可證,目前施工正在順利進行中。”據審批四科負責人王飛介紹,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許可證法定辦理時限是20個工作日,而本次業務辦理只用了2天。
除了輕車熟路的業務,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的工作人員往往還要敢為人先,經歷“拓荒期”的考驗。2021年以來,該局相關科室不斷地總結、優化,梳理交通類劃轉事項特殊審查程序統計清單,率先銜接交通局印發了《安康市交通類集中審批與監管協調聯動實施辦法》,推行審批和監管事項清單化管理,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梳理交通類劃轉事項特殊審查程序統計清單,明確審批和監管的具體事項、責任主體、措施標準,不斷規范審批和監管行為,并按照實施辦法中規定的流程責任劃分協作辦理相關業務。
同時,在業務聯辦的基礎上,為解決審批業務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及群眾反饋的辦事難點、痛點、堵點、疑點,多次提請分管領導帶領科室人員與交通管理部門進行座談協商,形成具體措施,使審管聯動流程細節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更加流暢、便于操作,解決辦事群眾實際困難。
“用心服務,認真負責”“高效為民,服務熱情”“創新創優助營商,盡職盡責為企業”……在市政務大廳進門的墻上,掛滿了辦事企業和群眾送來的錦旗。據了解,截至2021年8月底,市縣(區)兩級累計劃轉事項2343項,全面完成“應劃盡劃”改革任務。2021年,市行政審批局直接辦理審批事項21813件,按期辦結率100%,審批平均提速40%以上。
在優化營商環境上較真碰硬,在便民惠企的辦理效率上爭分奪秒,是許許多多安康人都能時刻感受到的……“為辦得成想辦法,不為辦不成找理由”已經成為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全體的共識。春山在望,奮力譜寫安康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他們前進的方向仍是加速自我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