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繼超)2021年,我市始終堅持把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雙打”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全市上下以“聚焦民生關切,突出打擊重點”為主線,把“雙打”工作與“鐵拳行動”“昆侖2021”行動緊密結合,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體制機制、突出打擊重點、合力協同攻堅,持續保持對“雙打”工作重拳出擊的高壓態勢,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不斷優化,市場發展環境持續好轉,取得了顯著成效。
織牢天羅地網,整體聯動“協同打”。市、縣兩級“雙打”各成員單位在“雙打”工作中充分發揮職能優勢,聚焦主責主業,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有力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市“雙打”辦充分發揮牽頭協調抓總的作用,創新“雙打”工作組織體系,建立“四定四到位”工作機制,即“定人員、定職責、定制度、定目標,組織領導到位、工作履職到位、經費保障到位、督察督辦到位”,明確工作任務,夯實工作責任,形成了縱橫結合、上下貫通、共同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有力推動了全市“雙打”工作目標任務落地生根。同時,積極探索實施“五聯”行刑銜接工作模式,即聯合部署、聯合培訓、聯合執法、聯合督導、聯合表彰,制定出臺《聯席會議制度》等行刑銜接協作制度,完善案件移送、審查、法律監督等工作機制,設立警務室,由市檢察院、市公安局確定專人駐守,對發現的重大案件線索和涉嫌犯罪案件提前介入、聯合查辦。
聚焦民生關切,專項整治“重點打”。市、縣兩級“雙打”各成員單位以“鐵拳行動”“昆侖2021”“網劍”“掃黃打非”為抓手,聚焦民生關切,緊貼百姓生活,把打擊重點對準直接坑害群眾利益、危害群眾生產生活安全、損害消費安全環境、妨礙企業創新發展的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犯罪行為,重點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疫情防護用物資、糧食市場、房地產行業、兒童用品等違法行為,結合廣大群眾反映強烈、屢打不絕的本地造假“頑疾”和重點實體市場分行業分領域重點打擊整治,堅持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加大市場執法辦案力度,部門之間分工不分家,相互密切協調配合,有效實施聯合懲戒。
強化宣傳引導,社會共治“全民打”。市、縣兩級“雙打”各成員單位始終堅持將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宣傳教育作為一項長期性的基礎工作來抓,有力提升社會公眾對“雙打”工作的知曉率和滿意度。市司法局將知識產權保護、打擊侵權假冒納入年度普法計劃、“八五”普法規劃草案;市市場監管局建立全省首個“安康市打擊侵權假冒成果展示廳”;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在中省市各類媒體刊發“雙打”信息稿件30余篇;市發改委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開展“誠信為本共鑄安康”主題宣傳活動;市委政法委把綜治平安建設、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與“雙打”工作緊密結合、一體化宣傳發動,全方位、多層次、廣角度宣傳普及識假辨假常識、打擊侵權假冒政策法規,發動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抵制侵犯知識產權行為、舉報制假售假線索。市“雙打”其他成員單位結合部門職能,采取積極措施加大宣傳力度,有力提升了人民群眾對“雙打”工作的知曉度和滿意度,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傳,為全市“雙打”工作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