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業領域整治開展以來,安康公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之事和“最恨最怨最煩”問題,緊緊圍繞“打、防、管、建”四項任務,持續推動行業領域整治走深走實,特別在交通運輸領域,主動對接城市管理執法、交通運輸等行業部門,探索建立了公安交警、城市管理執法、交通運輸綜合執法三個部門,對工程運輸車、渣土車、水泥罐車交通安全三項問題,采取聯合監管、聯合治理、聯合懲戒三項措施的“三三聯動”機制,嚴厲打擊整治各類交通違法行為,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堅決打好四大行業領域整治攻堅戰。
建立一個機制,推動行刑銜接緊密高效。制定印發《全市工程運輸車交通安全管理“三三聯動”機制指導意見》,建立公安交警、城市管理執法和交通運輸綜合執法部門協調配合、聯勤聯動工作機制,整合執法力量和管理資源,進行聯合監管、聯合治理、聯合懲戒。今年以來,市局先后召開3次聯席會議,開展3次專項督導,部署“三三聯動”機制十項重點工作任務,組織漢濱、高新先行示范,不斷強化安全監管,預防交通事故,治理野蠻駕駛行為,規范通行秩序,形成“大巡查、大執法、大整治、大聯動”的工作格局,持續提升城市道路工程運輸車交通管理水平。
對接兩個平臺,推動數據信息互聯互通。以大數據賦能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將城市執法部門建立的渣土車監管平臺與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進行對接,打通數據壁壘,實現數據匯聚、數據共享、數據互通,對工程運輸車、渣土車、水泥罐車實行備案管理,實現行駛區域、行駛路線、行駛時段、行駛速度動態監管。截至目前,全市86家工程運輸企業,1095輛工程運輸車、渣土車、水泥罐車100%登記備案,實現一網聯通、一網查詢、一網監管、一網共治。
開展三個聯合,推動監管責任落地落實。一是聯合監管。督促運輸企業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建立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類基礎臺帳,嚴把車輛安全技術關和駕駛人資質審查關,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定期清理各類交通違法行為,預防各類交通事故。二是聯合治理。對工程運輸車、渣土車、水泥罐車在交通安全生產領域內的風險隱患和突出違法行為進行治理,重點針對超限超載、超速行駛、超高裝載、拋灑滴漏、私拉亂倒、帶泥上路、污損遮擋號牌、野蠻駕駛等行為組織開展專項治理行動。積極配合環保部門開展環保執法行動。三是聯合懲戒。對安全主體責任不落實、規章制度不健全、隱患整改不到位、嚴重交通違法記錄較多和發生致人死亡交通事故的運輸企業和駕駛人依法進行懲戒。今年以來,全市先后排查道路隱患68處,整治重點車輛和駕駛人安全隱患120項,約談運輸企業20家,發送《整改通知》15份,道路隱患和安全風險隱患整改率達到95%以上。
落實四項措施,推動行業亂象整治到位。一是加強日常監管。發布《四大行業領域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線索征集通告》,廣泛征集線索,分級分類核查。建立提示警示和約談制度,對運輸企業苗頭性交通安全問題和隱患,進行書面提示警示;對發現的嚴重交通安全隱患、車輛及駕駛人嚴重交通違法,共同約談企業負責人,并責令進行整改,跟蹤問效,落實“一超四罰”,消除安全隱患。二是落實聯合監管。對車輛備案、駕駛人資質、運輸線路等實行聯合審核。督促運輸企業加強駕駛人聘用管理,嚴格道路運輸證、運輸從業資格證、準駕資格管理;對發生交通肇事死亡事故且負同等以上責任的,一個記分周期內記滿12分未通過學習考試清零的,記滿12分準駕資格被降級的,有酒后駕駛、超速50%以上、超載100%以上的駕駛人,在嚴格依法處罰的同時通報企業解除聘用。三是實行重點監管。對交通違法突出、交通事故頻發的運輸企業實行掛牌整改、重點監管。每季度督促運輸企業和駕駛人到公安交警部門接受交通違法處理;對重點車輛違法記錄達到10條以上的,必須通知車輛所有人和駕駛人限期接受處理;未及時接受處理清除交通違法記錄仍繼續上路行駛營運的,公安交警部門錄入緝查布控系統,予以查扣,直至違法行為消除。四是落實獎勵懲戒。組織開展表彰獎勵活動,每年表彰命名一批運輸企業,評選一批無事故、無違法的優秀駕駛人。對有重大交通安全隱患、發生死亡交通事故的,開展責任倒查;對運輸企業和駕駛人違法行為依法處罰并公開曝光;對問題突出、事故頻發、整改不力的運輸企業采取停業整頓、減少車輛配額、限制通行線路、收回通行證等懲戒措施。問題特別嚴重的,責令退出工程車運輸市場,同時納入失信黑名單管理。四大行業領域整治開展以來,全市共整治貨車違法超限超載982起,卸載超限超載貨物3096.5噸,查處非法改裝、拼裝貨運車輛案件320起,強制恢復320起,100%恢復到位。
“三三聯動”機制,采取了從路面到源頭的管理模式,整合了管理力量,豐富了管理手段,強化了管理措施,拉長了管理鏈條,將管理觸角從路面延伸到運輸企業內部,實現路面管控和源頭治理并重,推動管理覆蓋面更廣更深。據統計,自“三三聯動”機制推行以來,全市渣土車、工程運輸車、水泥罐車等重點車輛違法行為同比下降45%,交通事故同比減少60%,死亡交通事故同比減少23起,下降70%,受傷人數同比減少50%,直接經濟損失同比下降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