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雷文鈺 李隆均)“我們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聚力抓實信息共享、信用監管、金融服務、政務誠信、誠信宣傳等五項重點工作,推動誠信安康建設走深走實。”10月30號,市重點項目儲備統建中心主任方磊在安康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

據了解,安康市發改委在誠信體系建設工作方面,不斷深化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建設,完成平臺二期升級,與“i安康”智慧治理平臺深度融合,支持手機端信用查詢。截止9月底,市級信用信息平臺歸集信息總量達8682萬條。在推行信用核查,抓信用協同監管的同時,將信用信息查詢、限制約束失信主體嵌入行政管理、公共服務工作流程,實現失信懲戒發起、響應、反饋的應用閉環。

全面梳理排查各級各部門和基層自治組織對企業的失信事項,對政府承諾不兌現、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新官不理舊賬”等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去年以來,全市共排查拖欠民營賬款單位74個,拖欠賬款總額7.56億元,截至今年9月底,已全部償還到位。在疫情防控期間,開設了信用修復“綠色通道”,累計為市場主體修復信用66次,保障了市場主體在疫情防控期間的信用權益。并組織開展了“誠信建設萬里行”安康接力和“6.14信用記錄關愛日”主題宣傳活動,支持高新區率先創建信用建設示范區,打造天一誠信示范街區和信易+聯盟,推動信用應用場景落地。以“一鎮帶三村”模式實施新民風誠信示范鎮村創建,全市創建示范鎮117個,示范村1234個,開展道德評議3235場,樹立正面典型5088例,后進典型1730例。
在促進政策落地落實工作方面,面對今年的疫情沖擊,我市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9條措施、穩定新社區工廠7條措施、刺激市場消費8條措施和促進經濟恢復增長17條措施,打出一套以保促穩“組合拳”。在政務服務網開設復工復產政策宣傳專區,集中發布市級11條核心政策措施和46個業務流程圖、154條縣區核心政策辦事指南。各級政務大廳開設復工復產專區、專窗,為企業群眾提供政策咨詢和幫辦代辦服務,推動政策措施落地落實。
針對各縣區深入開展“包企業、包項目、解難題”活動,圍繞“建橋梁、解難題、抓落實、優服務”,為重點企業和項目建立包聯關系、問題反饋、解決措施三個清單及問題化解臺賬。截至9月底,各縣區已有418名縣級領導與768個重點項目、518個重點企業建立“一對一”包聯關系,接收問題600個,解決335個。

方磊表示,下一步我市將按照中省決策部署,加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力度,強化信息化平臺建設,不斷拓寬信用應用場景,進一步發揮信用管理在市場監管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加大惠企利民政策宣傳力度,強化政策落地的監督考核,持續釋放政策紅利,讓企業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安康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