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謝婷婷)近年來,安康市司法局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出臺了《安康市司法局優化營商環境12條措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奮力為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力量。
優化法律服務,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推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融合發展,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于2019年12月運行,設立“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在“12348中國法網”和“陜西法網”,委派律師和公證員擔任駐場法律服務人員,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咨詢解答。組織開展企業“法治體檢”96次,出具法律意見書125份、風險提示函137份,提供法律建議425條,防范民營企業法律風險,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成立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團,已為企業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100余件。全面推廣企業法律顧問制度,全市律師共為188家企業和33個省級重點建設項目擔任法律顧問。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制度保障。開展優化營商環境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重點清理妨礙市場統一和公平競爭、制約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等不適應優化營商環境規定的文件。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堅決取消無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事項2項,發布《行政規范性文件設定證明事項取消目錄》。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建立執法人員培訓制度,打造一支服務營商環境的專業化執法隊伍。
加強普法依法治理,著力化解涉企糾紛。將《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納入全市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考試內容,引導各執法部門加強對營商環境領域法律法規的宣傳。組織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法律支持。成立全市首個商會人民調解組織——安康市青年創業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使青年創業過程中產生的糾紛在自主掌控下及時有效解決,上半年已化解涉企糾紛575件。依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對涉企行政復議嚴格依法辦理,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