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 李鵬科)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實施2020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的通知》要求,市漁業生產工作站制訂印發了《安康市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四大行動”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我市生態漁業質量綠色發展。
實施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行動。結合安康市實際,重點推廣稻漁綜合種養、大水面生態增養殖、池塘工程化循環水等養殖模式,在全市建立5個示范推廣基地,全市累計輻射帶動面積達到11萬畝。
實施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行動。重點示范推廣集中連片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模式和人工濕地尾水處理技術模式,全市建立2個養殖尾水治理示范推廣基地,通過示范帶動,力爭2020年全市新增水產養殖尾水處理面積2000畝以上,推動安康市養殖水域環境持續改善。
實施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建立2個用藥減量模式示范推廣基地,實現示范推廣基地獸藥使用量同比平均減少5%以上,抗生素類獸藥使用量同比平均減少10%以上,研究形成效果好、可復制推廣的用藥減量技術模式。通過減量用藥技術廣泛示范推廣,有效減少我市水產養殖獸藥殘留問題,穩步提升我市水產品質量安全。
實施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根據安康養殖水域環境特點和水產新品種養殖實際,依托省級水產良種場和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以西伯利亞雜交鱘作為新品種重點示范推廣,大力推進“育繁推一體化”發展,西伯利亞雜交鱘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四大行動”的全面啟動,是全面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1號文件作出的“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部署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市縣漁業部門將加強協作,建立“推廣機構+科研院所+推廣點+養殖戶”的新型示范推廣機制,以示范推廣基地作為樣板,通過科技咨詢、技術培訓、交流研討、現場觀摩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和輻射帶動,穩步推進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模式、尾水治理技術模式、用藥減量技術模式和水產新品種的示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