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磊 羅娜
就業是重大民生關切,市人社局把穩就業和返崗復工復產作為頭等大事,減負、穩崗、擴就業,積極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確保群眾就業返崗穩增收。
出大招,優惠政策穩就業
我市作為勞務用工輸出大市,每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0萬人,創造勞務收入130億元。受疫情影響,我市農民工面臨出行難、就業難等問題,能不能正常外出務工就業,關系數十萬個家庭的生計,關系全市穩脫貧、決勝全面小康的大局。市人社局充分認清當前嚴峻復雜形勢,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懈怠,一手抓經濟發展不動搖,成立企業復工及勞務輸出工作專班、市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協調小組,全力推動農民工返崗復工有關工作。提請市政府出臺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9條政策措施、農民工返崗復工7條意見和援企穩崗20條措施,率先在全省落地落實援企穩崗返還政策,用4000多萬元失業保險基金全力支持各類企業渡難關穩崗位。從用工保障、貸款優惠、社保降費、稅費減免、就業補貼等多個方面為企業復工復產、農民工返崗就業提供政策支持保障,全力保障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出硬招,定點輸出促增收
為全力促進企業加速復工復產、農民工加快返崗就業,市人社局主動聯系相關部門解決返程復工中買票難、乘車難、出行難、健康證明開具難等諸多困難,為返崗就業開辟“綠色通道”。建立跨省勞務轉移就業“點對點”輸出對接平臺,根據外出務工人員分布狀況和數量規模,積極對接勞務輸入地,在嚴格審查務工人員健康狀況后,采取“統一包車、統一餐飲、統一防護”,以“點對點、一站式 ”專車送進廠門的方式進行勞動力轉移就業輸送,架起從勞動者“家門口”直通輸出地“廠門口”的安全快車道,全力打通勞動者返崗復工“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目前,我市已實現37.8萬名農民工返崗復工,返崗復工總數占返鄉農民工總數的96.9%。春節以來全市開展“點對點”農民工返崗復工共輸送434批次2.5萬人,其中組織專車429次,輸送2.1萬人,組織專列5次,輸送3835人。
出新招,線上線下齊發力
面對疫情防控與企業發展生產、務工人員脫貧致富的重任,市人社局統籌全市各類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村級“四支隊伍”、村級勞務服務公司等力量,積極摸排轄區內勞動力外出務工情況,精準掌握未返崗人員就業意愿,建立勞動就業意愿信息臺賬。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通過本地挖掘、余缺調劑、組織見習,為本地企業解決用工問題。期間結合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動員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積極開展線上培訓,引導各類擬復工勞動力提前做好技能儲備;同時及時調整“春風行動”招聘方式,集中開展互聯網招聘,及時收集發布各類招聘信息,向有外出務工需求的農民工推介崗位,引導求職人員通過網絡平臺在線求職,拓展就業空間,增強轉移就業的穩定性,全面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線上服務模式。目前,全市已累計開展線上培訓1.52萬人次,累計發布就業崗位信息267期、就業崗位15.7萬個,達成就業意向1.5萬人。
出實招,就地就近就業取實效
當前正值復工關鍵時期,如何做到疫情防控與本地企業復產兩不誤?市人社局出臺政策,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為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基本失業保險費,企業繳納部分按照70%予以補貼;企業每吸納一名貧困勞動力,給予2000元的崗位補貼;全市社區工廠和毛絨玩具文創企業房租減免支持政策在原基礎上再延長一年等保障措施,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減輕企業經營負擔,全力支持和推動本地企業復工復產。同時,全力抓好新社區工廠和毛絨玩具企業等就業載體的復工籌備,要求縣區人社部門成立服務專班,協助企業落實防控措施,全面指導企業復工復產。到目前為止,全市就地就近就業128173人,新社區工廠累計復產567家,累計復工15454人,其中毛絨玩具企業復工261家,累計復工72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