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教育局啟動2018年教育脫貧攻堅春季行動,圍繞教育脫貧攻堅年度目標任務,以深度貧困縣、年度脫貧縣和計劃脫貧村為重點對象,以落實好各項教育惠民政策為重要抓手,堅持統籌兼顧、統攬全局,統籌做好上下學年接續和年度任務啟動推進工作。
按照行動方案規定,2018年教育脫貧攻堅春季行動的時間定于2018年1月至3月。行動涉及11個方面的具體內容。一是精準掌握教育扶貧底數。充分利用“陜西省教育精準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在1月底前完成2017年秋季學期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的審核確認,在3月底前完成2018年春季學期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的審核確認。對2018年405個計劃退出貧困村義務教育學齡人口就讀情況、各學段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就讀和享受教育扶貧政策情況建立專門檔案臺帳。二是扎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把控輟保學納入年度教育脫貧攻堅和教育工作要點,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進一步落實“雙線七長”等十項制度,強化與縣鎮政府、扶貧、民政等有關部門的溝通配合,建立控輟保學工作長效機制,加強對有輟學傾向學生的動態監測和教育引導,積極配合政府部門扎實做好輟學學生勸返工作。三是健全精準資助工作機制。建立完善以“陜西省教育精準資助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準確、高效的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認定制度。按照資助工作規范管理的要求,增補、修訂和完善有關資助政策的實施辦法,進一步完善資助檔案的管理制度。四是全面啟動教育脫貧項目建設。根據教育脫貧項目建設年度任務,列出年度項目建設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及時辦理項目用地、環評、安評等手續,保證2018年建設項目在春季全面開工,10月份竣工投入使用;其它項目在9月底前全面動工,2019年底前全部竣工。五是扎實開展特殊群體教育關愛。落實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動態監測機制,開展摸底調查,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針對春節、寒假和開學的特殊時期,深入推行“代理家長制” “談心日”、結對幫扶等多種活動,為留守兒童及時提供關愛幫助。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確保農民工隨遷子女春季學期順利入學。在節假期間,對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開展慰問和送教上門活動。六是提供充足的師資保障。對教師隊伍進行摸底調查、科學研判,提出教師需求計劃,為教師補充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組織對2017-2018學年交流輪崗教師到崗情況、鄉村教師提高標準后的補貼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實施“國培計劃”為紫陽縣鄉村教師送教下鄉培訓300人。實施“省培計劃”選送教師赴西安外國語學院和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參加培訓。七是持續落實好教育普惠政策。完成公用經費和免費教育預算資金撥付工作,為13年免費教育政策落實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做好營養改善計劃大宗食品集中定點采購工作,搞好學校食堂設施配備、檢修和從業人員培訓,規范食堂操作,保證營養改善計劃正常實施和食品、資金安全。八是做好職教技能培訓準備。按照省教育廳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職普比要求,結合實際,科學編制全市每一所職中招生計劃。安排部署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和貧困家庭勞動力接受技能培訓調查摸底和培訓工作。九是深入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在2017年春季學期建立幫扶關系、啟動幫扶活動的基礎上,持續深入扎實開展教師結對幫扶貧困學生工作。按照高校結對幫扶方案,明確2018年度幫扶目標任務,積極做好高校結對幫扶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和實體項目啟動建設的協調、配合等相關工作。十是加強宣傳和典型培養。把教育脫貧攻堅典型培育和宣傳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抓在平時,融入日常。建立教育扶貧宣傳工作的專業化隊伍,搭建好教育扶貧宣傳平臺,加大在中省媒體的宣傳報道力度,實現教育脫貧攻堅宣傳工作常態化。加強對教育脫貧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個人、有效做法、成功經驗的挖掘培養,選定一批叫的響、可推廣的先進典型培養對象和項目,制定培養方案和計劃并組織實施。十一是建好教育脫貧攻堅工作隊伍。充分發揮好市、縣教育脫貧攻堅辦公室的協調抓總作用,建好機構,搭好班子,把精兵強將充實到教育攻堅辦公室。不斷加強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脫貧攻堅組織領導機構和工作隊伍建設,加強業務培訓,增強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水平。
行動要求各縣區、各學校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完善春季行動的具體方案和措施,明確任務,夯實責任,切實做到有安排部署、有指導檢查、有落實成效。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各業務科室之間強化協作配合,按照任務分工,各司其職,積極配合,互通信息,形成扎實高效推進年度教育脫貧攻堅工作強大合力。各縣區、各學校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對教育脫貧攻堅春季行動的宣傳,積極營造活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