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是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調研基地之一。6月30至7月1日,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汪小亞研究員帶領3名博士就我市產業扶貧和金融扶貧開展調研工作。調研組一行先后深入漢濱區陽晨集團公司、紫陽縣富硒魔芋食品公司、紫陽縣開元實業有限公司調研富硒豬肉產業、富硒魔芋產業、富硒糧油加工企業的發展情況后,又深入農戶詳細調研了企業在發展富硒產業中帶動貧困戶的情況。
在座談會中,調研組了解到安康市委、市政府立足資源優勢,突出“生態富硒”特色,緊抓與中國農科院院地合作機遇,加快推進生態富硒產業發展,初步實現了生態富硒產業基地規模化、加工產業化、產品品牌化、開發科技化,生態富硒產業已成為安康區域經濟的主導產業,截止2015年已建成富硒產品基地450萬畝,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86處、面積73.39萬畝,認定有機農產品基地15處,嵐皋魔芋、紫陽富硒茶等7個產品獲評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原產地保護產品,全市富硒食品產值達到233.46億元,增長32.6%,生態富硒產業占全市生產總值的26%。“中國硒谷、生態安康”已成為安康地域品牌、城市名片。
據悉,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是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正大集團的支持下于2011年9月14日設立。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旨在對中國“三農”領域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問題進行研究,致力于建設成為服務于國家“三農”決策的一流智庫,培養涉農學科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繁榮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理論的一流學術研究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