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楊京保)“你倆年紀也大了,現在住的土房不安全,尤其正值汛期,你這樣的房子很危險。敬老院安全不說,還有人做飯。” 6月7日,這是鄢邦華的幫扶人安康日報社紀委書記袁朝慶今年第三次到五保戶鄢邦華家里做工作,再次勸他搬去敬老院住。
“敬老院好是好,我今年74歲,老伴也65歲了,這么大年齡也不想去折騰了。”鄢邦華想了想,還是不愿意。
“要不咱們先到流水中心敬老院住一段時間試試,覺得不合適咱們再想辦法,你們住這樣的房子我們不放心。”袁朝慶繼續說。
“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在這里住了幾十年習慣了,再說還有人從敬老院搬回家的。”鄢邦華道出了不愿意去的理由。
“從敬老院回到自己家的那戶我知道情況,他愛喝酒,但敬老院出于安全考慮對飲酒有規定,所以住了一段時間他偷偷跑回來了。”社區副支書鄢大池解答了鄢邦華的疑惑。
“敬老院集中供養,治病吃飯都免費,還發放生活用品和零花錢,你要是想去的話,隨時可以給你安排。”流水鎮社管辦主任、學坊埡社區駐村工作組組長吳固華也來勸說。
“不管咋說,我就是不想住敬老院。”鄢邦華依然堅持。
吳固華給大家介紹:“按政策要求,五保戶必須集中供養,如果身體好并有監護人愿意履行監護責任可另外對待,但必須簽定監護協議,鄢邦華有個領養的女兒現在已經出嫁了,長期在外務工且有自己的生活,根本起不了監護作用。”
分散供養的鄢邦華住的地方不安全,監護人的監護作用有限,我們很不放心,雖然集中供養幫扶人袁朝慶及鎮村干部做了大量動員工作,他也不愿意住進去。
“現在社區正在建安置房,你們可以去訂一套么。”袁朝慶只能想其他的辦法。
“買房補貼后還要交兩三萬,我們一個人一月領442的五保金,拿不出那么多的錢。”鄢邦華也確實沒有更多的錢買房了。
袁朝慶轉身問了身邊的社區干部鄢大池:“鄢邦華這樣的條件是不是可以住不用掏錢的‘交鑰匙房’?”
“他家條件確實艱苦,但因為是五保戶,根據政策五保戶集中供養不能再享受‘交鑰匙房’政策了。”鄢大池搖了搖頭。
烈日當空,對鄢邦華的問題還在繼續討論著……
脫貧攻堅中,千家萬戶貧困家庭的條件不盡相同。貧困戶的訴求與現有的政策可能會有出入。面對出入,對貧苦戶的訴求置之不理,還是對原有的政策委曲求全,確實需要探索出可行辦法,畢竟有些特殊情況沒有過硬的辦法,扶貧就沒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