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參觀石泉移民搬遷小區
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魏濤 張喬)1月5日至6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日報、中新社、陜西日報、陜西廣播電視臺等19家中省市媒體記者深入我市石泉、紫陽兩縣就安康脫貧攻堅工作進行深度挖掘采訪。
媒體記者聽取了石泉縣池河鎮建設蠶桑合作社,流轉搬遷戶土地建桑園、建圈舍,組織貧困群眾加入合作社養蠶養雞增收,探索出“套餐式”脫貧模式的經驗介紹。看到了池河鎮明星村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住戶李華衣,講述親歷“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時流露出的開心笑臉。在紫陽高橋鎮,聽取了鄭遠元集團與縣職教培訓中心聯合開展免費培訓,對應解決結業人員就業問題,做到“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紫陽“洗腳”+貧困戶脫貧模式介紹。還參觀了務工老板李遠權返鄉創業,在移民集中安置點投資建設的園區和開發的富硒玉米系列產品,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增收,實現經濟社會效益“雙贏”的“雜糧”脫貧模式。用筆和鏡頭記錄了安康脫貧攻堅工作的新創新、新亮點。
經過兩天的實地走訪,中省媒體記者表示安康的脫貧攻堅工作思路清、安排實。從石泉、紫陽兩地采訪的具體情況來看,兩地都因地制宜找到了脫貧的路子,通過政府的帶動和企業、農戶的參與,一些貧困戶都脫了貧。比如像紫陽的修腳脫貧模式,對于山區貧困戶的脫貧有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這些經驗和做法很有代表性和借鑒意義,值得宣傳推廣。不過,對于安康這樣的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的地區,可能正像安康市領導所說的任務還很艱巨,我們也期待未來安康還有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