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記者 鄒秉融)家住漢濱區的王某,前不久出門坐飛機時,才發現自己因為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不但買不了飛機票,連火車軟臥票也買不了,急忙與法院聯系,積極履行義務。
漢濱區法院執行局綜合辦主任梁超告訴記者,地方法院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與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聯網,每三天推送一次。隨著第二批“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曝光,第一批被曝光的“老賴”已陸續有人來法院履行責任,申請撤銷案底。
曝光“老賴”破解執行難
失信被執行人是指在司法執行中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人,通常被大家稱為“老賴”。2014年12月13日開始,漢濱區法院在城區主要路段的戶外電子顯示屏上向社會上公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第一期為10個(9個自然人,一個企業),內容涉及失信被執行人的姓名、照片、性別、年齡、戶籍所在地、部分身份證號碼等。
梁超告訴記者,公布“老賴”信息,讓群眾監督,這是漢濱區法院創新和落實執行措施,增強執行效果,破解執行難的又一有效舉措。
曝光“老賴”是否合法?
曝光“老賴”的視頻大約只有3分鐘,但因為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方播放,而且用電子顯示屏曝光“老賴”的個人信息,這樣的方式在安康還是第一次,因此引發市民廣泛關注。
市內某協會原本要推舉某企業負責人為該協會副會長,因通過電子顯示屏得知該企業負責人為失信被執行人而作罷。很多市民對失信被執行人的個人信息被暴
心存疑惑:此舉是否侵犯了個人隱私?
梁超告訴記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等相關文件的規定,對長期拒不執行的失信人員進行曝光是依法辦事,而且在曝光這些失信執行人之前,漢濱區法院還對他們發送《風險告知書》,督促他們履行責任,之后,才會采取戶外曝光的手段。 “如果被執行人在規定時間內履行法律文書的,我們將馬上將其從名單上撤銷下來。”梁超說。
“老賴“會受到什么懲戒?
年前,一政府部門對一項工程進行招投標,一企業本已中標,但由于該企業上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最終由另一家企業中標。據了解,失信被執行人將在高額消費、融資信貸、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等方面受到懲戒。漢濱區法院希望通過曝光失信被執行人,對他們起到懲戒的作用,形成威懾,引導督促他們履行誠信職責。并以曝光的形式讓群眾監督,可以減少提供信用資金的單位和社會各類企業的風險及損失,維護社會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