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年里有多少個節日嗎?估計你就沒有仔仔細細的算過,我來告訴你們吧,有200多個。3月份的節日就更多了,32個--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3月5日是“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日、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3月7日是女生節,3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9日是保護母親河日,3月12日是中國植樹節,3月14日是白色情人節,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哎呀,細細算下來,我們好像天天都在過節呀!
今天是3月21日,我很忙!在整個3月里,光今天就有7個節日,如果今天再有人結婚、過生日,那就更多了,我忙啊!啥?誰說我胡吹牛呢?不信?那我給你掰指頭算算,今天是農歷二月二,也就是咱們通常說的“龍抬頭”,還有世界林業節(世界森林日)、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世界兒歌日、世界睡眠日、世界詩歌日、世界唐氏綜合癥日,對了,今天還是二十四節氣里的春分。嘿,今天還是星期六!看來,今天這個日子好啊,節日都給井噴了。
懶得很,我給你說了這么多節日,你自己去了解么,還要我給詳細叨叨呢?不是我嫌坡煩,實在是太忙了。好好好,不生氣了,我給你絮叨:
龍抬頭
話說這二月二龍抬頭啊,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它源于我們中華民族對龍的崇拜,漢族有,其他民族也有。龍抬頭的淵源與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有關,在我國北方地區有諺語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說法。百姓慶祝“龍頭節”,是為了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所以“龍頭節”流傳至今。
傳說這個節日年齡比我還大呢,他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后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時期,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他們在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
世界森林日
世界森林日,也被稱為“世界林業節”(World Forest Day)。1971年歐洲農業聯盟在特內里弗島大會上由西班牙提出并通過了這一倡議。在同年的11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正式承認了這一節日。有的國家也把這一天定為植樹節(不過我國的植樹節是每年的3月12日哦)。
世界森林日的擬定是為了讓人類善待和保護森林,努力引起各國對人類的綠色保護神--森林資源的重視,通過協調人類與森林的關系,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大家知道我們國家的森林情況如何嗎?據資料顯示,我國森林面積居世界第五位。土地面積占世界7.2%,森林面積1.34億公頃,占世界3.9%,森林覆蓋率14%。我國人均森林面積居世界第119位。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1966年11月9日,1966年11月9日,第2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把每年3月21日定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這是為了紀念1960年3月21日發生在南非的沙佩維爾慘案(種族主義大規模屠殺非洲人的事件)而確定的。南非白人種族主義統治遭到南非人民的強烈反對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許多國家對南非進行制裁,支持南非人民的斗爭。然而,直到1994年,南非才真正廢除了種族隔離的政策。
世界各國人民都有權利健康快樂的生活在我們美麗的地球村,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員,應該互愛互助,不是嗎?
世界兒歌日
1976年,在比利時克諾克兩年一度的國際詩歌會上,人們創立了世界兒歌日這一全新的節日,由13歲以下的兒童每年在3月21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分),春天到來的第一天舉行慶祝活動。主題是:關愛兒童、締造和平、消滅戰爭、建設家園。
作為世界兒童的一個獨特節日,“世界兒歌日”旨在寓教于樂,充分發展少年兒童的才智個性和身心能力,并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民族語言和價值的認同。但是,目前“世界兒歌日”在我國內的影響力還微乎其微,“兒歌”這一歌曲形式在中國的情況更是讓人擔憂,關注兒歌似乎成了日理萬機的人們生活中的一種奢侈。
但是,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快樂成長,難道不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嗎?當00后的孩子們直到現在都還只能唱我們父輩小時候就有的兒歌,《小燕子》、《數鴨子》《兩只老虎》,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該有所深思呢?
世界睡眠日
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人們將每年初春的第一天,即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
進入21世紀全新的時代,人們的健康意識空前提高,“擁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關睡眠的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據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15個地區的25916名在基層醫療就診的病人進行調查,發現有27%的人有睡眠問題,據報道美國的失眠發生率高達32~50%,英國10~14%,日本20%,法國30%,我國也在30%以上,50%的學生存在睡眠不足。睡眠障礙對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很大,但相當多的病人沒有得到合理的診斷和治療。睡眠障礙已成為威脅世界各國公眾的一個突出問題。
世界詩歌日
1999年10月至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舉行第三十屆會議,會上選定世界詩歌日(World Poem Day)為新定的文化節日,目的是希望為世界各地人們舉辦的各項詩歌活動提供一個契機,進而能夠帶動人們開展不同層次的詩歌運動。世界詩歌日自1999年開始,每年3月21日都會舉辦。
世界唐氏綜合癥日
2011年12月,聯合國大會將3月21日定為世界唐氏綜合癥日。大會邀請所有會員國、聯合國系統相關組織和其他國際組織以及包括非政府組織和私營部門在內的民間社會組織,以適當方式舉辦世界唐氏綜合征日活動,以便提高公眾對唐氏綜合征的認識。
1959年人們發現該病是由人體的第21對染色體的三體變異造成的。它包含一系列的遺傳病,會導致包括學習障礙、智能障礙和殘疾等問題。
春分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于黃經0°(春分點)的日子。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同時還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
春分是種地、植樹的極佳時機,有古詩云:“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同時它也是反映著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
這下都知道了吧?其實啊,這7個節日當中,有些稱不上真正的節日,像“春分”就是個節氣,“龍抬頭”是個習俗,其它的由于它具有特殊的意義,就把它作為紀念日,賦予了節日這個稱謂。
網傳今日7個節全年最多
記者街頭調查:大多數節市民并不知道
“一年之計在于春,今天是3月21日,因為諸多紀念日和民俗節日在這一天巧遇,被網友傳為全年節日最多的一天。網上流傳一個段子,如果你知道今天是世界睡眠日的是普通青年;知道今天是世界兒歌日、世界詩歌日的是文藝青年;知道今年是春分節氣的是靠譜青年,知道今天是國際唐氏綜合癥日、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國際森林日的是微博小編。如果你知道以上全部……好吧,或許你是某款百科軟件!
多數市民只知道“春分”“二月二”
好吧,為了做這個備受網友關注的選題,本報記者也專門做了一番功課,原來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網上流傳的這個段子講述的是普通年份下的今天,而今年加上農歷民俗“二月二”的巧遇,今天總共有8個節日。這么多節日恰逢一天,大伙都知道么?為此,記者走上街頭進行隨機調查。
記者隨機詢問了十多位市民,除了其中一人表示知道世界睡眠日外,對其他節日都十分陌生。
市民劉女士說:“我在南郊一家單位做財務,辦公桌上就擺著臺歷,早上到單位我還看了一眼,臺歷上風平浪靜呀,我知道星期六是春分,其他的我都不知道。”
在環城公園晨練的周師傅說:“春分有雨是豐年,我剛才還跟老伴說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繼續下雨。現在的二月二講究也少了,但是今天理發店生意好。”
著名詩人都不知道“國際詩歌日”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世界詩歌日和世界兒歌日都恰逢今天,那么詩人們是否知曉這些節日呢?
陜西省作協副主席閻安說:“我之前看到過世界詩歌日的定義,但是現在的節日太多了,我不記得它在幾月份。在當前大眾文化時代,詩歌和詩人在多數人的認知范圍中是小眾、少數的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世界詩歌日是對詩歌對人類文明成長做出貢獻的認可,是很好的事情。”
詩人黃金明說:“我個人對節日不太敏感,并不知道有世界詩歌日。我認為熱愛生活開開心心的過每一天,天天都在過節。要是每天怨天尤人愁眉苦臉,就算是過節也不會精彩。”
實際上,本月大家已經“悄悄”過了好多個節日: 3月1日國際海豹節 、3月3日全國愛耳日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3月6日驚蜇、3月8日國際婦女節、3月12日中國植樹節、3月14日國際日、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3月17日國際航海日、3月18日全國科技人才活動日…… 在剩下不到十天時間里,我們還將迎來: 3月21日春分;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氣象日;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等等。(記者 李永利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