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診療之問
記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探索組建醫療聯合體和分級診療模式,安康將如何推進和實施?
郭德林:組建醫療聯合體我們已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今后重點是擴大范圍,組建市縣一體、縣鎮一體醫療服務聯合體。
在今年如何推進分級診療模式的問題上,一是制定分級診療實施意見,綜合運用資源下沉、醫保支付、價格杠桿等措施,構建“基層首診、分級診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的就醫新秩序。二是把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作為推進分級診療的首要任務,大力發展醫聯體和醫療集團,深化縣與鎮、鎮與村一體化改革,加大對口支援力度,鼓勵醫師到鎮村和社區多點執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全面下沉。三是實行同一病種在不同級別醫院的差異化報銷,拉大報銷差距,引導病人合理就診。四是制定醫療機構的診療目錄,建立城市大醫院、縣級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之間分工合理、協作有序的新機制。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消除群眾就醫顧慮,合理引導預期。
我市確定6月底前在白河、漢濱完成試點任務,年底前全市鋪開,初步建立起基層首診、分級診治、雙向轉診制度,實現90%的病人在縣內就診的目標。
調解機制之問
記者: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各縣都基本建立,目前效果如何?還存在什么問題?今后如何加強?
郭德林:從目前情況看,市、縣兩級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進展順利,效果還是不錯的。2014年,全市共發生各類醫療糾紛213起,引入第三方調解機制進行調解的76起,成功調解71起,成功率達到了93.4%。僅市醫調委共接待醫療糾紛投訴31起,其中申請調解11起,成功調解11起。
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宣傳引導不夠,患者對醫院管理、醫療常識、診療常規、法律法規、依法維權等知識不夠,意識不強。二是一些患者信“鬧”不信“法”,法律意識淡薄,總想以“鬧”取勝、“鬧”而有獲。三是調解經費缺乏,調解隊伍不穩定,調解手段、經驗欠缺。
今后,市衛生局將采取以下措施加強醫調委工作。一是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簡化服務流程,優化服務環節,強化醫療安全,盡力減少或不發生醫療差錯。二是加強醫療糾紛調解隊伍建設,抽調有經驗、懂管理、協調溝通能力強的衛生人員和司法人員加入到各級醫調委辦公室工作,不斷提高調解能力和水平。三是不斷探索,創新人民調解的新方式、新方法,主動吸納各方力量參與到調解工作中,確保調解成功率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