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記者 吳單)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如何監管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2013年6月成立以來,找準監管瓶頸,探索監管機制,扎實有效履行著時代賦予農業執法人的職責。
4月10日,旬陽縣趙灣鎮樺樹梁村黃衛東購買了3噸肥料,但買回來后發現化肥不平整,結塊嚴重,施用困難。得知消息后的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隨即致電旬陽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要求立即派執法人員到村了解情況,并對該批化肥進行抽樣。執法人員依法進行現場抽樣,經農業部肥料檢測中心(西安)進行檢驗。該批復混肥料水分和粒度不符合復混肥料要求。該企業的行為涉嫌違反了《肥料登記管理辦法》有關條款。4月25日,黃衛東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此外,安康市煙草公司旬陽分公司趙灣煙站由于違反法律,被罰款10000元。
而從4月15日農業綜合執法介入調查此案件到4月25日處理完畢,整個案件處理只花了10天時間。
高標準、高效率,今年以來,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創造了全省三個第一:省內第一個在全市實現監管執法體系全覆蓋,第一個設區市出臺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第一個由市政府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督查。
完善的監管體系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提升至關重要。安康10縣區設立了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農業綜合執法大隊,除寧陜外,九縣區也設立“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在各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明確1-2名專職崗位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目前,各縣已落實農產品自檢和抽檢制度,今年主要對10縣區的抽檢項目為蔬菜、茶葉、畜禽產品等。
以此為基礎,各項農資打假專項治理今年初見成效。截至11月底,市、縣兩級農業執法部門共查獲假冒偽劣農資近萬公斤,涉案金額近200萬元,挽回經濟損失83.7萬元,整頓經營單位375個,查處案件110起。有效遏制了坑農害農違法行為。與此同時,他們通過宣傳培訓提高公眾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至目前,發放宣傳各類宣傳材料51.8萬份,集中舉辦農資經營人員、職業農民、農業園區和養殖場業主培訓27次3670余人次;組織蔬菜種植基地、畜禽養殖大戶開展分片集中培訓、現場培訓超過35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