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安康吃貨”第5期活動在魯家大院舉行。
魯家大院位于漢濱區大同鎮南大街,距離安康市區中心20分鐘車程,距離恒口示范區主城區僅5分鐘車程。大院菜品主要以安康漢水源豐野禽養殖園區生產的野鴨、大雁和蔬菜為原料,輔以獨特的工藝流程,體現了綠色健康、口味純正的特點。大院擁有500個餐位,11間豪華棋牌室,3個不同類型和規模的宴會廳,可同時接待50桌包席。魯家大院以特色的菜肴,優質的服務、規范的管理,力求精品,服務大眾!
吃出文化和產業—— 在安康吃貨第五期活動上的寄語
(袁朝慶)
人類的文明是從吃開始的,你看世界各地石洞中原始部落的壁畫,無不刻畫著獵物、打獵或分吃獵物的場景,就連今日至高無上權力象征的“主席”一詞,在遠古也不過充當著義務為大家分食物的角色。再看我國古代的部落領袖,有熊氏因為能獵熊,神農氏因會種莊稼讓人吃飽肚子,封建社會屢次農民起義也無不與吃有關,看來,吃可以說是政治、經濟、文化集大成的大事。
當然,人類發展的歷史,也是有著深刻饑餓記憶的歷史,因此,時至今日,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無不對吃有著超常的濃厚興趣,人際交往以吃媒介,文化交流以特色飲食為平臺,以至于多年前,我隨一位市上領導下鄉,搭乘他的車時,他甚至提出家庭中兩口子吃不到一塊可以提出離婚,我當時戲稱“離婚理由不成立,法院予以駁回”,當然這是戲言,但是可以證明吃對個人、國家、家庭都很重要。
近期,安康日報經濟特刊創辦的“安康吃貨”欄目是以活動加媒介形式全方位展示推介安康特色飲食和飲食文化的創意性文化活動,受經濟特刊的邀請,我先后參加了好幾期吃貨活動,幾期下來,大快朵頤后,便也忍不住要說上兩句了,否則,不配當鐵桿吃貨。
安康地處秦嶺南麓和大巴山北麓之間,是中國南北氣候的過渡帶,這里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動植物種類繁多,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遠古曾是苗人繁衍生息的家園,也是堯的兒子丹朱的封地,這里種類齊全的動植物為加工品種繁多的飲食提供了豐富的食材。這里曾是唐絲綢之路的商品輸出起點,也是中華文明隨茶文化向西交流的起點,因此,得西北飲食和關中飲食之遺風,明清以后,隨著大量南方移民的涌入,帶來了南方的飲食制作工藝和文化,這里與巴蜀相鄰,因此,安康飲食因南北交匯,五方雜處,集東辣西酸、南甜北咸之大成,盡得川、湘、淮、粵以及西北菜等之精粹,也是南北飲食文化交流融合的特殊區域。
近幾年,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我市為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地,安康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的天數達359天,青山綠水藍天白云是這里的自然稟賦,加之也是全國罕見的富硒帶,依托這些優勢,市委市政府確定了循環發展戰略,把生態旅游和現代農業作為安康的支柱產業,可謂高瞻遠矚。
現代產業,文化開路,品牌先行。生態旅游和現代農業都是以吃為核心的產業,因此,挖掘安康飲食文化,并進行品牌推廣是發展這兩大支柱產業的必然選擇。“安康吃貨”欄目以媒體人獨特的視覺承擔起這一福澤安康的任務。利用有文化的吃貨團隊在網絡上傳播,向外界持續強勢推介安康特色飲食和飲食文化,意圖形成品牌,從而把安康生態休閑旅游和秦巴綠色富硒食品推介出去,帶動兩大支柱產業的發展,可謂益莫大焉!
魯家大院:
地址:漢濱區大同鎮南大街
電話:0915-3693333
“安康吃貨”歡迎您一起品鑒美食
“安康吃貨”QQ群:173142093
“安康吃貨”新網報名:www.feedlan.com/s/ak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