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吃貨”吃的啥?
——參加第三期“安康吃貨”活動感言(劉仰)
最近時間,安康有一伙身穿紅馬甲的隊伍穿梭在安康各大小餐廳,他們扛著大旗去嗨吃,吃之前還要先參觀餐廳,甚至到后廚和廚師聊一聊,拿著手機到處拍照,拍的仔細,旮旯拐角都不放過。定睛看那大旗和馬甲上赫然印著“安康吃貨”四個大字,再認真看,那四個字還不是普通的電腦印刷體,是安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馬昌琪先生所題寫。看來“安康吃貨”背后還有深度的思考和策劃,是一個和安康文化有關聯的“安康吃貨”團,很有意思,值得研究和品味。
10月24日下午,在135概念餐廳“安康吃貨”第三期活動如期進行,我也穿著紅馬甲“混”入這個團隊當了一回“安康吃貨”,據說安康的李春平、戴承元、劉云等文化名人也都參加過“安康吃貨”活動,對“安康吃貨”青睞有加,馬甲上身頓時覺得自己也高大上了起來。“安康吃貨”是安康日報城鄉經濟特刊的一個創意舉措,是精心包裝的一個線上線下互動欄目。“安康吃貨”在發展過程中也不僅僅只是一個欄目,也不是簡簡單單地吃,吃的內容也不純粹只是美味。
“安康吃貨”是被各大小餐廳競相邀請去吃的,他們卻對餐廳的選擇相當挑剔,餐廳必須是有特色的、時尚的、傳承和發揚某種文化的。這種挑剔是刻意的,也是“安康吃貨”的宗旨,他們要通過吃,吃出安康地方特色的品牌,發現和傳播安康美食文化,推介特色安康。在旅游活動要素中“吃、住、行、游、娛、購”,吃是排在第一位的,“安康吃貨”吃出來的美味、吃出來的品牌、傳播的文化是對安康旅游業發展的貢獻,是以“吃”為名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在我所從事的宣傳策劃工作中曾得到過一位大師教誨,他說:“宣傳的最高境界就是不露痕跡的宣傳”。“安康吃貨”團從選擇吃的地方,參加吃的人員,吃之前的明察暗訪,吃過程中的交流互動,吃之后的所評所感,每一個環節都是品牌和文化的推廣和宣傳,但是吃客和看客即使知道也都是樂在其中。真的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安康吃貨”是在品牌推廣、宣傳策劃領域里的一個大的創舉,給品牌推廣注入了新的精氣神,引領了一種模式,餐廳盛情邀請,“吃貨”們欣然嗨吃,看客們更是蠢蠢欲動。
“安康吃貨”是一個很好的創意,可以做成安康本地的一個品牌項目,背后需要挖掘的廣度和深度還有很多,具有著深刻的內涵和廣泛的外延。我們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安康吃貨”團,吃在安康,吃出安康,發現安康之美,享受安康之美,傳播安康之美。
“吃貨”點評:
張明明
135,應該是安康年輕人的一個驚喜。雖然它開在公園里,并不太好找,但一面對它卻又發現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這種熟悉源自一種格調,很溫馨讓人暖暖地。135的菜品都很精致,這是和深厚功底的西式大廚密切相關的,從一個馬卡龍就可以品出來:甜而不膩、面脆里軟,甜香宜人。火山熔巖、鮮奶意面、莫吉托……不論甜點、熱飲還是雞尾酒都是可圈可點的。而且“安康吃貨”的品牌巨靚,店家傾其所有,讓整個品嘗興奮點不斷高漲:“好吃!好看!那個小情調啊、這個上檔次啊……元氣全部恢復滿值!”135,你值得擁有,推薦指數:很多星:)
尹興
老板家自制的酸奶上面鋪著一層巧克力粉,在最上面還點綴著一支小小的薄荷嫩芽,立刻讓人有了食欲;吃進嘴里的感覺就更妙了,酸奶的酸甜清新配上巧克力粉的濃郁醇厚,那種滋味兒可謂是天衣無縫,渾然天成。
唐寶川
蒜蓉雞翅:蒜蓉,雞翅,蜂蜜三種食材融為一體,雞翅和蒜都被炸至金黃,卻不油膩,蜂蜜的香、味融入其中,整個菜品十分鮮香。
黃麗
135餐廳的披薩,餅皮不同于在其他家吃到的,它非常薄而且是純手工制作的,上面覆上一層厚厚的芝士及牛肉、洋蔥等料。一口下去酥脆的外皮夾雜著各類食材所散發的香味瞬間在口腔內升華,讓人整個身子都滿足了起來。
沙晶
牛排不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其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的需要,能夠提高機體抗病能力。肋眼牛排原汁原味呈現在餐桌上,配以美酒和水果沙拉等,在味蕾大享牛排芳香的同時,更可以感受到不同滋味的緊密依偎。就著抒情音樂,拿起酒杯,與幸福Ch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