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通訊員 姚澤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安康持續用力狠剎“四風”,動真碰硬解決突出問題,納入整改任務的745個問題已整改到位686個,完成93%,整改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
發力“地方病”,整肅“行業病”。全面盤查黨員干部打牌賭博、缺勤脫崗、公車私用、公款旅游吃喝、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安康“地方病”和職能部門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行業病”,集中開展21項專項整治,共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精簡各級領導小組和議事協調機構30%;壓縮會議26%、文件24%,整合內部刊物、簡報44種,停辦19種,全市性考核項目壓縮到年度目標和雙創工作2項,重大節慶活動精簡到1項;停建已批準樓堂館所項目21個,清退辦公用房面積21374平方米;查處財政供養吃“空餉”人員227人,清退各類“人情保”“錯保”2581人;查處超標車134輛,處置107輛;查處公款出國11人,退賠資金10.4萬元。組成59個明察暗訪組,對801個市縣機關部門和窗口單位、161個鎮辦、302家旅游景點、農家樂和家居進行檢查,查處違反作風紀律問題46起,給予黨政紀處分67人,起到了震懾作用。
專項治理治標,建章立制才治本。為此,安康市委出臺了《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意見》《關于規范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暫行規定》《關于進一步精簡會議文件簡報的十五條措施》等15項規章制度,不僅對黨員干部“8小時”以內進行規范,而且對黨員干部家里“過事情”、往外趕人情等容易忽視的小事小節做出詳細規定。同時,市委還擬定了《關于連心為民服務群眾的意見》、《關于學習推廣紫陽縣聯系服務群眾“五個一”工作法的決定》等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的文件。目前,全市共清理修訂制度354個,新建制度332個,用制度規范權力運行,以制度建設助推整改工作落實。
示在關鍵時,帶在緊要處。安康市大力發揮“一把手”示范帶動作用,12名市委常委歸口認領四大類50個整改事項,以牽頭包抓和銷號管理的方式逐項推進,其中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擔任責任領導的整改事項達10項。市委常委班子在整改環節作出“八項公開承諾”,全市縣處級以上黨政領導干部自覺辭去社團兼任職務89人次,并帶頭在村“兩委”班子黨員干部中開展“五訪五問五解”主題實踐活動,教育實踐活動期間共集中交辦6批382件信訪件,已辦理上報292件,息訴罷訪 17件。市委還通過信函形式向11個層次1200多人征求對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評價意見,確保活動全程讓群眾參與、監督和評價。
整改不開“空頭支票”。安康著眼解決群眾上學、就醫、出行等急、盼、怨,深入開展以在職黨員到社區志愿服務、建立254個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站)帶動黨員發揮先鋒作用為載體的先進性示范活動,組織萬名干部和萬名企業家幫生活扶家業、幫創業扶產業、獻真情暖人心,抽調機關干部組建工作隊進駐489個貧困村實施精準扶貧;組織33個部門主要負責人就153項重點項目和民生實事作出公開承諾,籌資7600余萬元建設3座人行天橋、1處地下通道,新增2條公交線路、更換60輛空調公交,擴展江南城區基礎教育用地99畝、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8000個。此外,公安部門通過開展“打盜搶、防詐騙、破小案、暖民心”百日會戰,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489起、追贓2178萬元;醫療衛生系統狠抓醫德醫風建設,實行單張處方限量控價,每張處方不得超過5種藥品。一項項緊貼民意的具體措施接連出臺,讓群眾眼前亮堂了、心里暖和了,教育實踐活動的強大引擎正帶動安康在改革發展中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