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曹康)截至6月底,我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新增投資19.16億元,實現產值26.35億元,并在規模水平、產業融合、農民增收等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
我市采取“山上建園區,山下建社區”等模式,積極組織各類業主、廣大農民以多種形式建設園區,不斷擴張園區建設規模。圍繞畜牧、茶葉、魔芋、核桃、漁業五大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不斷加快園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逐步形成產業化發展格局。各縣區通過整合小流域治理、基本口糧田建設、土地開發治理、設施蔬菜、標準化養殖、農機購置補貼等各類涉農項目,不斷加大對園區建設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園區水、電、路、渠等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同時,積極探索采取“園區+企業+合作社+農戶”等共贏模式開展園區建設,不斷密切園區建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有效帶領了一方農民致富。
上半年全市新啟動建設現代農業園區31個,各級各類園區總數達293個,新增投資19.16億元,實現產值26.35億元。全市共整合財政資金5.26億元用于百園提升工程,百園提升園區農產品精深加工產值14.82億元、農產品流通產值17.1億元、休閑觀光產值2.58億元,農民增收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