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通訊員 周小舟)市水利局在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漢江非法采砂吸砂、電魚毒魚等問題立查立改,舉重拳、出實招,從5月下旬開始,在漢江及主要支流聯合開展了為期1個多月綜合大整治,強化水行政執法,取得明顯成效,不斷深化教育實踐活動成果。
明確整治問題 建立整治臺賬。通過民意調查、基層調研、媒體報道、群眾反映等途徑,先后收集關于漢江流域非法采砂吸砂、電魚毒魚等問題線索共69起。其中:河道采砂方面35起,非法捕魚方面34起。市水利局高度重視,及時組成兩個工作組重點對漢江沿線7個縣區及瀛湖庫區的河道采砂(采礦)及漁政管理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結合實際制定綜合整治方案,明確整改時限。由市防汛辦、漁業局牽頭,迅速摸清底子,確定整治對象,對“三無”船舶清理取締和打擊非法電魚毒魚案例逐個登記、建立臺賬,做到件件上賬、件件清理、整改銷號。
突出整治重點 集中聯合整治。將漢江沿線及瀛湖庫區的“三禁”(即禁采期、禁采區、禁漁期)作為整治重點,由水利部門牽頭,抽調公安、環保、交通等相關部門組成聯合執法組,重拳出擊,集中開展綜合大整治。市水利局聯合瀛湖管委會、漢濱區水利局多次開展突擊專項整治,晝夜巡查,重點值守,集中查處了庫區非法電魚、抬魚案件,收繳網具260 余副,電瓶60 余臺;漢濱區組織有關部門70 余名干部和執法人員,成立綜合整治常設機構,部門聯動,突出重點,依法行政拘留5 人,刑事拘留2 人,網上通緝1 人,肢解吸砂船只6 條,拆除砂石分篩臺10 座,取締無證采砂船12 戶,在城區水源地設置哨所日夜值守,有效遏制了漢江安康城區段水源地非法吸砂問題。漢陰月河段范圍內采砂場全部關停,漢江漢陰段砂場全部停產,并沒收電瓶14個、漁網11片,拆除河道攔網攔魚柵4處;嵐皋縣現場執法,處理了5 起非法捕魚案件;紫陽任河、諸河漢江尾段的采砂經營權停止審批開采,同時嚴厲打擊庫區非法電魚、抬魚行為,收繳網具260余副、電瓶60余臺;石泉出動執法人員130人次,收繳漁具400件、暫扣“三無”漁船9條、放生漢江野生魚類140公斤。截至6月30日統計,集中執法行動133次,立案35起,查處31起,調查違法違規采砂場點61處,取締違法采砂船8只,封存7只,復平砂坑205處,清障47.86萬方;查處非法電魚毒魚34起,暫扣漁船4艘,收繳各類網具414副,警示教育200余人次。通過專項整治,涉水違法行為明顯得到遏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建立長效機制 強化監督管理。結合制定《安康市江河湖泊采砂(采礦)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長效機制。一是建立河道監管機制。市縣水利部門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工作人員分段包片、落實任務、夯實責任。漢濱區還積極申請成立水上公安機構,加強執法力量。嵐皋、旬陽實行河長制,把河道管理責任逐級落實到縣、鎮、村。二是健全運營安全機制。落實船舶采砂、捕魚許可制度,所有船舶運營要有營運證、檢驗證、駕駛證,配備救生、消防設備,防止“三無”船只再次出現。三是完善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完善政府與部門、縣與縣、部門與部門、上下級之間的協調互通機制,密切聯系,協同作戰,共同維護河道良好秩序。四是堅持正面宣傳教育與重點打擊相結合機制,使水利法律法規宣傳與重點打非治違工作常態化。此外,紫陽、旬陽分別籌資200萬元、300萬元,對沿江沿河重要河段、重要區域安裝監控設施,防止亂采、亂捕、亂倒行為;市水利局、公安局、海事局等相關部門不定期進行對整治情況進行督查暗訪,強化監督管理,有效規范河道水事秩序,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以逐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