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記者 周健:夏天是女人的季節,各色時裝成為商家們的主打商品。但在城區某單位上班的李小姐每次逛街,卻從不在商場里花錢。因為她早就習慣了這樣一種購物方式:到實體店里試穿、試用自己看中的商品,抄下貨號后回家網購,一下能省近一半的錢。隨著網購比廣大市民普遍接受,給實體店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很多商場和品牌服裝店卻不甘淪為網購達人們的“試衣間”,都紛紛“出奇招”,抵制只看不買的“抄號族”。
網購比實體店便宜一半多
7月1日,記者走訪時代、南方、開元等商場,選中一些品牌衣服然后在網上查找,價格普遍比實體店便宜一半。如某女裝品牌的一款裙裝,實體店價格為988元,該品牌網上商城價格也和實體店一樣,但淘寶網上個體商家價格只要488元。
通過比較發現,服裝品牌官方網上店鋪與實體店價格一般不會有太大出入。網上打出的低價格,多數是個體用戶,給出的價格差距也很大,幾乎都要便宜一般多。記者登錄淘寶網咨詢。商家稱,之所以價低,是因為他們從廠家直接拿貨,免去中間環節,商家再三保證是正品,客戶購買后可去實體店驗貨。
網購達人自有“抄號方略”
張小姐是淘寶的“雙黃鉆”買家,她購買過的商品中多一半是服裝,幾乎都是在實體店里試穿好,抄下貨號再網購的。“價格比商場便宜至少三分之一。”她指著身上的白色絲質裙裝說:“這個衣服商場里標價2199元,我抄號在淘寶上1500元‘收’的。”
“抄號也講究策略,不然的話,抄號的時候商場里的銷售員就會進行阻止,顯得很尷尬。”她列舉了很多抄號的方法:到試衣間里抄號最安全,可以直接用手機攝像頭拍下來;試鞋子的時候用“換個顏色”的借口支開銷售員,再從容抄號;如果是買家電產品,盡可大大方方地向導購索要產品彩頁,把貨號和價格抄下來再“回家考慮”;運用智能手機的掃一掃功能,直接把貨號的條形碼掃下來,簡單又快捷。
商家防抄號各“出奇招”
“抄號族”們為了買到更便宜的商品,把商場當成試衣間,這種“光試不買”的行為讓各大品牌專柜的銷售員們頭疼不已。為了對付“抄號族”,店里想了不少辦法:有的店家采取了“貼身跟隨”法,就是在客人試穿外套等不需要進試衣間的服裝時導購盡量盡量不離左右,讓其無機可乘。有的店家采取了“涂抹法”,即把熱賣款用圓珠筆、不干膠把貨號遮擋起來,防止抄號和有機掃描;有的商家干脆把號牌剪下來……不過,這樣的做法也給導購員自己帶來了好多麻煩:“我們入庫和銷售統計都要用到貨號,每晚結賬盤點時都要先恢復,又是一頓折騰。”某品牌服裝專柜銷售員說。
對于商家采取的“防抄好”方法,很多市民認為,這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要想根治這一“頭疼病”,除了在價格上讓利于消費者外,還得在服務質量和售后服務上下功夫。而本刊建議,防抄號最好的方法則是在推出主打品牌的同時,推出“網絡專供”品牌,讓消費者有選擇的余地,在買賣雙方的利益均衡點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