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訊(實習記者 張雨竹 通訊員 余龍全)近兩年,漢陰縣合作醫療基金出現透支,累計1510萬元,其中2013年度透支731萬元。從本月起,該縣實施執行2014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方案,從制度改革入手,給醫療費用“退燒”。
合療兩年累計透支1510萬
漢陰縣合療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07年至2013年,漢陰縣108萬人次獲得2.8億元新農合補助。近兩年,該縣合作醫療基金出現透支,累計1510萬元,其中2013年度透支731萬元。
對于出現透支的原因,該負責人說,合療基金透支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醫療機構對醫療費用控制不力導致不合理上漲,個別醫院醫務人員通過掛床、小病大養等蓄意套取基金追求利潤。另一方面,不少患者利用虛假外傷證明、住院病歷發票造假套取基金,導致醫療費用“發燒”。
超出包干標準費用醫院承擔
該負責人表示,針對合療基金出現“透支”的情況,6月1日,漢陰縣印發了《2014年漢陰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實施方案》(依稀簡稱《方案》),將從制度改革入手,給醫療費用“退燒”。
《方案》中規定,在以下三種情況中定點醫院要替患者埋單部分費用,包括縣內二級醫院單病種執行率不得低于20%,超出包干標準的費用由醫院承擔,且不得將單病種住院檢查變更為門診檢查。次均住院費用的漲幅應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次均費用的5%以內,超過5%后由醫療機構承擔50%。30日以上的超長住院,須由醫院分管領導同意、醫院申請報批(不得讓患者自行報批),未經申請報批30日后(含30日)產生的醫療費用由醫療機構負擔,患者要求延長,醫院書面告知患者超出30日后的住院費用不納入補助范圍。
外傷報銷前縣、鎮、村公示
漢陰縣合療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去年相比,漢陰合療報銷政策有了新的變化,尤其是針對醫療透支現象,將實行簡化補助類型,提高住院和特殊慢性病定額等大病保障補助。11種II類病和門診統籌個人報銷限額,則相對應的有所降低,5類104種輕癥不再報銷,同時為進一步規范外傷補助程序。
方案要求,定點醫院接診醫生收治外傷患者要履行核實義務,實行外傷報銷前縣、鎮、村公示,并建立有獎舉報和外傷調查基金,保障在外就醫患者情況調查核實,對經核實違規補助的舉報人一次性獎勵500元并保密;加大對藥品和一次性醫用材料使用的管理,對新農合目錄內的貴重藥品,使用時須科室主任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