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全省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農民實用技能(油用牡丹栽培技術)示范師資培訓會在西安召開,我市林業技術人員及企業代表共11人參加了為期2天的培訓學習。
本次培訓會由省林業教育培訓站、退耕還林工程中心、牡丹辦聯合舉辦,全省各市、縣林業局及風景區、林業園區和企業12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及山東菏澤市牡丹辦的專家,圍繞油用牡丹發展前景及產業建設、牡丹育種及豐產栽培所急需的政策理論和專業技術知識進行專題培訓,會后實習參觀了西咸新區的油用牡丹產業示范園區、種植基地和牡丹油加工企業(國家糧食局油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培訓,與會人員增強了對油用牡丹的全新認識,為促進我省發展牡丹產業開好頭、起好步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儲備和智力支持。
牡丹(P. suffruticosa)是芍藥科(Paeoniaceae)芍藥屬(Paeonia)牡丹組植物,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牡丹肉質根系可入藥(丹皮),牡丹籽可壓榨牡丹油,油用牡丹是牡丹組植物中產籽量和出油率高(≥22%)的種的統稱。牡丹籽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92.26%,特別是a-亞麻酸含量占41.36%,遠高于其他食用油,2011年經國家衛生部批準成為我國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新資源。
油用牡丹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和廣闊開發前景,牡丹產業已由過去單一的園藝觀賞逐步走上深加工,產業鏈延伸到醫藥、日化、食品、營養保健、工藝美術、旅游觀光等眾多領域。油用牡丹栽植后第三年開始結籽,高產期可達30多年,平均畝產籽300公斤以上,畝收入可達5400元左右。栽植油用牡丹是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年收益率較種植普通農作物的高3倍多,是名符其實的“鐵桿兒莊稼”。
據悉,我國年均食用油消耗量2500萬噸左右,國產僅1000萬噸左右,大部分是進口美國轉基因大豆或大豆油,我國食用油進口依賴率高于60%,超出了安全警戒線。近年來,在國家林業局有關領導和專家的傾心呼吁下,油用牡丹與牡丹籽油引起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習近平親臨山東菏澤視察牡丹籽油生產,習近平、李克強、張高麗等先后專門作出批示,將發展油用牡丹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
目前,陜西省林業廳、發改委和財政廳已聯合印發《陜西省油用牡丹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全省區劃出陜北油用兼生態型、關中觀賞兼油用型、陜南油用兼觀賞型等三個生產種植區域和77個基地縣區,其中安康市規劃到2020年發展牡丹產業4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