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南宮湖,清風送爽,碧波粼粼。兩岸山青林茂,樓房新村掩映其間,幾處網箱靜臥在背風河灣。一處用藍色浮桶、鋼管框架、竹跳板搭建的網箱格外引人注目。
這是嵐皋縣藺河電站庫區(南宮湖)溢河鎮境內嵐河網箱養魚基地,主人叫鄒鵬,返鄉大學生,今年30歲。
“看,魚兒在往起跳了!”時值正午,記者跟隨鄒鵬身后,他邊指著網箱邊介紹。“要是到了夏天,人過路,魚一撲就起來了,還以為是來給它喂食呢!”鄒鵬笑著說。
(一)
1984年7月,鄒鵬出生在相比之下條件還算優越的家庭,父母都是供銷社職工。2006年7月,鄒鵬從西安歐亞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畢業。此時的父母,已下崗多年。隨后,鄒鵬只身前往上海打工,開始從事長達三年的房產銷售。
鄒鵬用心用力地工作,贏得了老板的器重和同事們眼熱的薪金。然而,此時鄒鵬心已飛出大上海,回到了山清水秀的嵐皋:現在的人們都追逐原生態的食品,家鄉的青山綠水,不正是孕育這片商機的熱土嗎?
碰巧,鄒鵬青島海洋養殖研究院的舅舅打來電話:秦巴山區是優秀的淡水養殖區,淡水魚市場緊俏、前景也非常好,家鄉嵐皋縣藺河庫區是當前最理想的養殖基地。
舅舅的電話與鄒鵬的想法一拍即合。也就在鄒鵬收拾行李、交接工作、前期調研時,遠在家鄉的父親已幫兒子選好址,請幫工邊砍竹子,買泡沫浮方和漁網,開始搭建。
等2010年4月鄒鵬回來,30個網箱已搭建過半。為減少開支,鄒鵬一回來便少聘了勞力,只保留了技術工人,凡是肩扛背挑的活兒他都一個人扛了下來。去山上砍竹子、捆扎、過秤、付款、裝車、卸車,再一根一根往河邊扛。
從公路下河是近70度的坡面,沒有路。直線距離雖不到一百米,卻要穿過荒朳、滑溜溜的河岸。扛著小碗口粗長六七米重六七十斤的竹子,稍不留神就會人仰竹翻。有好幾根竹子就是這樣沖進湖里。
鄒鵬把竹子裝上“劃子船”,卻發現自己并不會劃槳。船在湖中間打轉轉,直晃蕩,幸虧一老艄公趕到,老艄公還教給他起步、前進、停靠、轉彎等方法。鄒鵬謝過之后,按照老艄公的指點反復練習,終于掌握到了劃船技巧。
(二)
30個魚箱建成了。一字排開,百余米。然而,魚苗子又成了問題。鄒鵬想購買七八兩的大花鰱,這樣可當年出售。可問遍了安康所有漁業公司和養殖戶,都沒有大苗子賣。當別人介紹說青川縣北龍湖有,鄒鵬坐火車倒汽車、三輪車三天兩夜,卻仍未調到合適的魚苗,于是他將大眼漁網改裝為小眼漁網,從安康進來1萬尾草魚、1萬尾花鰱。
2010年6月底,鄒鵬的網箱養魚總算開產了。
聽說鄒鵬養草魚,河岸一農戶將兩畝多撂荒地無償提供給鄒鵬種草。很少干過農活的鄒鵬,養魚間隙又開始扛著鋤頭,挎著簍子,挖地、平地、點種、施肥、收割,硬是種出了優質的草魚飼料——蘇丹草。
問題又冒出來了!一只小船只能同時給兩個魚箱喂食,而每兩個魚箱喂完需要半個小時,30個魚箱喂完就需要7個多小時,需要喂兩三頓,時間上顯然不允許。因此,鄒鵬只得請來一名工人,各自駕著一條船兒,從網箱兩頭同時推進。即使這樣,還得分秒必爭不敢有絲毫耽擱。
為啥不改成雙排魚箱,中間預留水道?鄒鵬按照自己的想法,將魚箱改裝成雙排,在父親的協助下,可以左右開弓喂食,硬節省了一個勞力的工資,每年兩三萬元。
然而,好景不長。竹子在風吹雨打日曬水泡后,就開始干枯腐爛,人站在上面極其危險。鄒鵬想,再更換竹子吧,那不是長久之計,建浮桶鋼管網箱吧,又沒有錢。經過一番思考,鄒鵬毅然決定還是要建個標準化養魚基地。
他從信用社貸款5萬元,買來了500多根長6米直徑5厘米的鋼架管和320多個膠浮桶和鐵浮桶,自己負責一根一根刷防銹漆,再穿著救生衣下到水里安裝焊接,每天泡在水里長達六七個小時,一天下來筋疲力盡。就這樣,經過兩輪共20多天安裝,終于建成了目前的100口網箱。
(三)
養魚主要集中在4到10月。每天早上,鄒鵬都要根據不同時節魚對食物的需求量,從家里扛上三至五口袋不等的飼料。鄒鵬說,尤其是七八九三個月,湖里水溫最高,魚兒活動量最大,需要食物量大,長得也最快,每天最多喂四次,每次喂的時間長,份量還要足。
然而這個季節,也正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火紅的太陽炙烤著湖面,熱浪從四周襲來,全身像是蒸桑拿,鄒鵬只能頂著烈日堅持的工作。
魚箱安裝成整體后,是用六根粗鋼絲繩拴住網箱各方,再分別固定在岸邊巖石、大樹上和下錨湖中固定的。網箱最怕刮大風,這會造成網箱扭曲折斷甚至散架毀滅。鄒鵬怎么也不會忘記,2010年7月18日,他一天一夜連續下河10次,松過6次錨繩。
冬天寒風呼嘯,然而,鄒鵬卻干得熱火朝天,因為收獲的季節到了。鄒鵬和工人們穿著雨衣雨褲,開始趕魚、抬魚。長期沉在水中的漁網長滿了青苔,重達上千斤。每次分箱清網時,鄒鵬都要把漁網拖上岸,晾曬補洞。他漸漸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對魚飼料配備、疾病預防、喂養技巧及對魚的生活習性了如指掌的行家里手。如今的鄒鵬已成立了嵐河水產養殖公司,固定資產達百余萬元。
在鄒鵬的帶動下,藺河電站庫區養魚達到1500箱,漁家樂達到13家。鄒鵬,正唱響南宮湖上最嘹亮的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