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記者 周健:5月6日,本刊刊登《東西城堤頭變身“自由市場”》 的報道,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可半個多月過去了,記者看到“自由市場”不但沒有得到遏制,反而規模越來越大,變成了“固定市場”。
5月20日,記者再次來到東堤頭,發現原本堤面上占地100多米距離 “自由市場”,擴展到了200多米,攤點也增加不少,并且劃上了30個固定攤位。在西堤頭,情況也是如此,攤點數量和占地面積均有增加,也劃了30個攤位。
一位在東堤頭販賣金魚的商販告訴記者,他原來在金州廣場邊賣金魚,5月中旬,城管要求他到堤頭上來賣,每天給他們交10或20元的攤位費。“這些攤位都是城管劃的,現在交了錢在這里賣東西心里踏實多了。”他笑著對記者說。也有市民質疑,城堤是城區重要的防洪工程,在上面劃攤位擺攤到底合不合法,還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解釋。
對此,漢濱區河道堤防管理處副主任王建安告訴記者,自開展“雙創”以來,管理處就專門安排了保潔人員清理堤面上的垃圾和臨時攤點,雖取得了一定效果,卻一直無法根治。為了達到“雙創”要求,去年10月23日和12月10日,經漢濱區雙創辦同意,分別和漢濱區城管局第二大隊、第一大隊簽訂了治理城提頭亂擺攤點的委托協議,由管理處拿出專項經費,委托他們整治東西堤亂設攤點問題。可交給他們后,情況反不如以前,并且在上面劃了攤位,成了固定市場。“這種做法的合法性《水法》雖然沒有明確界定,但城堤作為防洪工程,肯定是不允許的。如果說該做法作為雙創驗收階段的臨時性舉措,但得加強管理,規范攤位,不要影響市民休閑、健身。更為重要的是要制定人員撤離方案,保證主汛期間防洪安全。”王建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