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環境是發展的基本要素,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是先進的、可持久的生產力,更是一種稀缺資源。安康在國家主體功能區劃分中屬限制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水是安康最具優勢的資源,保護漢江水質安全,關系一泓清水北上目標的實現,更關系全市人民的生存與發展。開展大氣污染防治,順應了群眾改善環境質量的強烈期盼,也符合我市走以人為本的循環發展之路的內在要求。而農村環境連片治理和生態創建是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全面開展的生態建設活動。市委、市政府加強環境保護,改善環境質量,就是要實現安康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增強區域競爭力,改善民生,加快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本報訊(記者 李靜)為落實市政府2014年“十件實事”及重點任務,市環境保護局局長陳彪向全市人民鄭重承諾:突出漢江水質保護,加強工業點源、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每月開展19個監測斷面水質常規監測,監督各縣區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正常運行,全面落實黃姜皂素企業污染治理任務和月河、恒河、黃洋河、吉河、任河、嵐河等重點流域管控責任,漢江出境斷面水質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認真做好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工作,制定全市“治污降霾保衛藍天”行動計劃,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措施;全市農村環境連片治理項目完成率達90%以上。創建市級以上生態鎮(村)70個。
為按時兌現承諾,市環保局全力組織實施好《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規劃》,落實好市政府《關于加強漢江水質保護工作的意見》。抓好《漢江水質保護工作目標責任書》的落實,對縣區和責任單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和考核,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做好漢江水質保護工作。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對12家黃姜皂素企業,不能達標排放的,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堅決關停。對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的企業,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建立政府牽頭、部門聯動、區域控制、行業自律的大氣污染防控機制。督促、協調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認真開展污染治理、清潔生產,完成淘汰2304輛“黃標車”任務,推動“煤改氣”、“油改氣”,提高中心城市氣化率。加強空氣質量監測預警,做好PM2.5監測試運行工作。實行退出機制,對農村環境連片治理項目完成不好的鎮村,項目退出、調整到其他示范單位。加強檢查和考核,把農村環境連片治理項目完成情況納入市政府對縣區政府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把生態創建作為改善農村環境的有力抓手,按照縣區的生態環境質量和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分解落實創建任務,夯實創建責任。同時,指導白河縣通過省級生態縣驗收,指導鎮坪縣、石泉縣通過省級生態縣專家技術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