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縣聯系服務群眾“五個一”工作法研討會
安康新網訊 記者 吳單:5月19日,我省知名專家學者齊聚紫陽縣,以研討會的形式深入探討、總結“五個一”工作法。
此次舉辦的紫陽縣聯系服務群眾“五個一”工作法研討會是由當代陜西雜志社、安康市委組織部聯合舉辦。當代陜西雜志社總編輯張金菊,省農工辦主任鄭夢熊,省行政學院副院長、教授張貴孝,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鮑永能,省作協原副主席、作家、導演莫伸等領導、專家和學者參加會議。
紫陽縣經過8年時間持續探索、不斷實踐,經過20余萬群眾熱情參與、反復驗證,形成了聯系服務群眾“五個一”工作法。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督導組實地考察后評價:“紫陽的系列做法很實在、很管用,做到了聯系群眾主動化、服務群眾常態化”。
紫陽縣介紹了“五個一”工作法的基本做法和經驗,4名基層干部和群眾代表發言,6位中省市專家研討發言。
作為基層干部代表,煥古鎮苗溪村黨支部書記金運福發言時說,“現在,群眾當包聯干部是親人。最重要的判斷依據就是,聯系的村民除了需要我們幫忙辦事之外,現在遇到喜事兒、樂事兒也會打電話過來。”
莫伸從作家的角度談了一些看法,“‘五個一’工作法主要是解決了多年來干部都是‘眼睛往上看’的問題,而是鼓勵引導干部時常‘眼睛往下看’,更多地去服務群眾。這項工作法如果能再進一步總結、推廣,將會是革命性的舉措。”
鮑永能在講話中表示說,紫陽縣“五個一”工作法是全市“連心工程”的成功范例,我們要認真總結、推廣其先進理念和成熟做法。作風沒有休止符,服務群眾不能停歇,我們將按照與會專家學者們提供的思路,進一步完善機制辦法,使服務群眾各項工作做得更加扎實,走的更長遠。
張金菊主持會議總結講話中說,期望群眾路線的根會在紫陽這片美麗的土地上越扎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