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旭
“當前,公司正從單一面料生產向全產業鏈綜合產業園邁進,涵蓋紡紗、加彈、織布、印染、玩具制造五大環節,力爭成為安康毛玩產業月河經濟帶的核心引擎。”
3月3日,在全市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扎根安康8年的常州企業家袁小忠,作為寧陜縣民營企業家代表在會上發言。他的聲音帶著江南水鄉的溫潤,卻激蕩著秦巴山脈的鏗鏘。
這位遠道而來的常州商客,以8年光陰丈量了秦巴山區的溝壑,用一根根紗線在秦巴山巒間架起跨越1300公里的產業虹橋,吸引了800余家玩具企業落戶,與安康一同創造出“中國毛絨玩具產業新都”的奇跡。他所創建的陜西可利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可利雅)以不斷升級的高科技和8500萬元的年產值成為安康毛玩產業的翹楚。
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袁小忠將目光再度聚焦:“今年初,在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審議通過《中共安康市委關于加快推動月河川道產業帶協同發展的意見》《中共安康市委關于加快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讓我信心倍增。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不僅要通過毛玩產業解決就業,更要努力實現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玩具大王”的二次創業
緣起:“我想通過毛玩產業破解安康‘三留守’難題。”
2017年年底,當第一臺縫紉機在紫陽縣蒿坪鎮啟動時,這座秦巴山城尚未預見,毛玩產業將在未來成長為區域經濟新支柱。
這根由紗線編織的產業奇跡,始于8年前的真實相遇。時間撥回到2017年深秋,時任江蘇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的袁小忠帶著長三角產業目光,跟隨常州代表團考察調研紫陽縣蒿坪鎮。三天走訪,在層巒疊嶂的山脈深處,當地“三留守”人員給他留下了極深印象。
彼時的安康通過移民搬遷解決了大山中村民的住房安全問題,但是“搬得出”之后如何“穩得住、能致富”仍是難題。
回去的路上,袁小忠反復思量,東部毛絨玩具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用工成本高、產業升級壓力增大,西部山區留守婦女和老人賦閑在家,如果兩者結合,或許能幫助安康找到一條解決這些“三留守”人員的新路。
“毛玩產業在安康發展優勢很大,技術要求不高,留守婦女、老人在家里就可以做,能解決他們作為閑散勞動力的問題。”這個構想并非空穴來風,源于袁小忠自身的創業經歷。
這位深耕毛玩產業30多年的“玩具大王”,從1989年從業至今,經歷過擺攤賣玩具、自己做玩具、成立公司研發動漫玩具等多個發展階段,當時的玩具銷量占常州市份額80%以上。他十分熟稔一根紗線到玩具的全過程,也深知毛玩產業在帶動貧困地區就業增收方面的潛力。
帶著這些思索,當晚他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會同蘇陜協作常州駐安康工作組,向安康市委、市政府提交了《關于搶抓中國毛絨玩具產業轉移機遇,打造中國(安康)創意玩具之都》專題報告,提出以毛玩產業破解“三留守”難題的想法。
報告提交后得到了安康市決策層的高度重視。當年,袁小忠被聘為安康毛玩產業發展顧問,開啟“二次創業”。2018年1月23日,安康市第一只毛絨玩具誕生。至此,一場跨越1300公里的產業遷徙正式啟幕。
經過多年成長,毛玩產業已經成為安康發展最快、鏈條最全、活力最強、關注度最高的重點產業鏈之一,基本形成創意設計、原輔料生產及批發、產品加工、貿易銷售等產業鏈閉環,安康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毛絨玩具加工基地。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在營毛絨玩具(織襪)企業819家,吸納就業2.21萬人,其中脫貧人口4570人,實現產值75.46億元,出口額為5.7億元。2023年6月,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授予安康市“中國毛絨玩具產業新都”稱號。安康發展毛絨玩具產業典型做法獲評全球最佳減貧案例、全國東西部協作典型案例、全國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袁小忠作為全市毛玩產業發展的帶頭人,在被聘請為安康毛玩產業顧問后,以蘇陜協作為契機,積極參與到全市毛玩產業發展中來,廣泛利用自己的資源,帶動一批東部毛絨玩具企業落戶安康,帶動了易地搬遷居民群眾就業增收,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衛莎莎說。
這種“帶頭人”身份也在袁小忠身上呈現出理論與實踐的“雙向奔赴”。隨著更多毛玩企業落戶安康,袁小忠也將自己的紡織公司遷至恒口示范區寧陜飛地經濟產業園區,創立陜西可利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補全安康毛玩產業的面料生產環節。
作為安康唯一一家毛玩產業上游的紡織企業,可利雅專注毛絨玩具紡織面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現已成為集生產型出口企業、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于一體的行業標桿。2022至2024年,公司工業產值實現三連增,分別達6700萬元、7500萬元和8500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12%。
科技賦能的安康實踐
進階:“我帶給安康的是目前全國最先進的裝備和理念。”
在寧陜飛地經濟產業園區,可利雅的數字化生產顛覆傳統認知:32臺288雙針床正以每分鐘600多轉的速度編織著未來,在這個24小時不間斷運轉的“超級工廠”里,460×6×5根線在數字化系統的精準控制下,化作20噸玩具面料。只有少數工人穿梭于車間,或在作業平臺上操作電腦,與紡織車間傳統的密集勞動畫面形成鮮明對比。
“我不是簡單地把常州的產業帶到安康,我帶給安康的是目前全國最先進的裝備和理念。”袁小忠指著一排排機器非常自豪地說。
當記者還在驚嘆生產效率時,袁小忠已經將目光投向更深層的產業鏈布局。
為了破解上游原料依賴外地的困局,公司自去年全力推進化纖紗線本地化生產戰略。2月25日,在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暨全省紡織纖維新材料產業工作推進會上,袁小忠已與相關部門及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預計年內可實現本地化生產,徹底打通產業鏈上游堵點。
產業鏈的縱向突圍不止于此。為了攻克下游難點,該公司計劃在毛絨玩具面料生產過程中引入具有環保達標、污水零排放、成本可控等核心優勢的無水染色技術。
技術突破的背后,是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公司與西安工程大學聯合研發的基于機器視覺經編機斷紗在線檢測及設備智能化改造技術已于今年3月份開始全面安裝調試,這個解決行業“卡脖子”難題的創新將實現生產環節的實時監控與智能糾錯,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更讓人期待的是與西安工程大學產學研究院合作的紡織工業4.0項目,288雙針床設備智能化改造、車間行車智能定位系統、物流運輸AGV系統、全自動掛紗機器人“四大突破”,將實現生產智能化、數據化管理。
智能裝備在不斷夯實制造根基的同時,也為公司鋪就了“新絲路”。公司通過構建“線上+線下”“國內+國際”立體化營銷體系,一方面在國內深耕阿里巴巴國內站及上海面料展等平臺,另一方面積極在國際端依托阿里巴巴國際站、中國制造網拓展全球市場,產品遠銷東南亞、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每年參與泰國東盟展、俄羅斯紡織展等國際展會,已獲評“金牌網商”榮譽稱號,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公司參與研發的一種經編機的牽拉機構、一種紡織生產用紡織架、一種打卷機的打卷機構等16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均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在袁小忠看來,科技賦能的新質生產力正是企業持續做大做強的王道之一。“我們項目二期引入的‘超級裝備’,不僅提升了產品產量與質量,還推動了工藝創新。投入運營后能實現3倍產值的跨越,我們因此也將實現產品自主定價。”
關于袁小忠的前瞻眼光和創造能力,寧陜縣飛地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晨輝忍不住點贊:“袁總是頭腦冷靜且很有想法的企業家。在他的帶領下,可利雅已經成為安康當地非常優質的企業,在寧陜縣工業總產值中占據了一定比例,為寧陜乃至整個安康經濟發展都貢獻了力量。”
企業與城市的共生共榮
雙贏:“我不覺得是我幫助了安康,應該是安康成就了我。”
在可利雅會客室的墻上,“陜西省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陜西省行業優秀重點推薦單位”等26個榮譽牌匾依次排開。面對這些榮譽,袁小忠不禁感慨:“這些榮譽的背后是實打實的政策支持。我們企業家精神不是獨善其身,而是與這片土地共生共榮。”
在他看來,政府的托舉,是無聲的擔當。
“稅務部門服務貼心,退稅高效快捷。去年,在參加海外展、開展高新技術創新、推進兩化融合等方面,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以及寧陜縣經貿科技局都給予了相應補助。這些支持極大地堅定了企業發展的信心,讓企業能夠更有底氣地開拓前行。”談及安康的營商環境,袁小忠打心底里稱贊。
他引以為豪的“超級工廠”正是由政府負責援建,占地1萬平方米,投資2800萬元。“企業入駐后,園區又專門改造恒溫生產車間。現在二期廠房已竣工,同樣是1萬平方米,兩個廠房投資近6000萬元。”
“有了廠房、裝備、理念、政策、院校支持,我們從小的民營企業迅速成長為行業領軍企業。這個華麗轉變離不開安康市政府的關心支持。”采訪過程中,袁小忠反復提及的話道出了政企協作的深層邏輯。“我不覺得是我幫助了安康,應該是安康成就了我。”
對可利雅的精準扶持源于安康市人社局牽頭啟動的毛玩產業培育體系: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發展打造安康新興支柱產業的意見》,制定《安康市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和《深化“中國毛絨玩具產業新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并將毛絨玩具(織襪)產業鏈作為全市重點培育的8條產業鏈之一。
1億元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發展好的企業進行重點獎補、對房租水電費進行補貼、出臺含金量高的《持續推動毛絨玩具文創(織襪)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聯合建行創新推出無抵押免擔保的“新社區工廠貸”、引進上港集團投資建設安康“無水港”推出公鐵海多式聯運服務、通過“以工代訓”提升員工技能素養和安全防范能力……在構建毛玩產業生態的過程中,安康市人社局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鏈式招商、高效服務,先后在資金扶持、金融支持、就業補助、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創新打造政策協同支持體系。同時,積極探索“毛絨玩具+文旅”,推動毛絨玩具與生態旅游、國風潮玩深度融合,開展毛絨玩具主題巡游巡演、毛絨玩具“五進”等活動。依托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組建安康市毛絨玩具產業鏈科技創新團隊,積極探索毛玩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徑,AI智能毛絨玩具、電動毛絨玩具取得突破。
一系列不斷提氣的政策在可利雅的反哺中,實現了政企協作的閉環。
這些年,公司常年用工50余人,95%以上為返鄉人員,平均工資超過6500元。家住恒口示范區王家臺村的整經班班長盛光浩在可利雅收獲了穩穩的幸福:“我已經在可利雅工作4年了,每月工資六七千塊,雖然沒有以前在廣東打工掙得多,但是在安康這個工資水準已經很不錯了。更重要的是離家近,能照顧父母和孩子。”提起孩子,盛光浩笑意更濃。他家有兩個孩子,一個已經上班,還有一個正在上小學。
“去年到這里上班,最開始工資5000多元,后面技術越來越熟練,現在能拿到6800元,在家門口能賺到這個數,我很知足了。”家住恒口示范區雙椿村的工人小劉曬出工資條,與盛光浩的說法不謀而合。
家門口的“高薪”不僅改變了以小劉和盛光浩為代表的眾多家庭,也在無聲中加深了企業和地方的聯結與感情。這些年,袁小忠一方面在安康各項文旅活動、對外推介會上化身“新安康人”,主動傳播安康好聲音、講好安康故事。另一方面,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捐資助學、扶困幫弱等各項公益活動。
“‘七一’建黨節捐贈5000元慰問困難老黨員并準備了價值12000余元的紀念品80套、個人捐贈1萬元資助高考家庭困難大學生、年底捐贈2萬元慰問困難群眾和留守兒童……”細數去年袁小忠及可利雅對雙椿村的幫助,村黨支部書記王斌心懷感激。
這種共生共榮的良性循環在2021年7月26日達到新高度。在安康市第三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和投產投用現場,袁小忠向上級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入黨,是我從小的夢想。”袁小忠說,“我實現了一個夢,就要努力實現第二個夢,讓安康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毛絨玩具產業新都’。”
隨著2023年6月“中國毛絨玩具產業新都”榮譽的捧回,他的夢想也照進了現實。現在,袁小忠有了第三個夢想:將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全產業鏈為依托,力爭3年內產值邁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同時,也讓安康毛玩企業拿到更多質量更好、價格更優、貨物更快的產品,吸引更多更優質的毛玩企業以及與之關聯的紡織企業落戶安康,為安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