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天兵
2月25日中午,謝賢伍又一次來到嵐皋縣肖家壩建設改造現場,查看投資5000萬元美豪酒店的裝修進展情況,與企業高層研究4月試營業事宜。11年前,懷揣著回饋桑梓的想法,謝賢伍返鄉在縣城投資辦起了鑫盛商務酒店,此后企業經營一路順水順風,生意紅紅火火,美豪酒店是她今年投資選址開辦的第二家連鎖酒店。
在嵐皋,近年來涌現出越來越多像謝賢伍一樣的返鄉創業者,他們帶著信息、技術、資金、項目回鄉創業,在各條戰線上大放異彩,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也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源頭活水”。
政策“筑巢”引雁歸
“我在2022年響應家鄉‘歸雁經濟’的號召,從蘇州回到嵐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縣領導關心支持下,目前已建成了5條標準化生產線,從事5大類21款富硒食品深加工,去年銷售總額1300余萬元,直接和間接帶動1400余人增收過千元。”說起回鄉創業的經歷,陜西海通嘉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飛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趙飛是嵐皋縣眾多“歸雁”的一個代表。實施鄉村振興,關鍵是人才振興,怎樣把嵐皋的人才引回來?如何讓返鄉創業者事業干起來,讓“歸雁經濟”成為新的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
嵐皋縣從2021年開始,啟動“歸雁興嵐”計劃,全面摸清在外人員基本情況、回歸意愿,精準建立了在外科研、技能人才、在外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高校畢業生、在外經商人員信息庫,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系機制,利用節假日集中返鄉時機,召開茶話會、座談會,用親情鄉情感召在外打拼的游子返鄉投資興業。
縣上成立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縣政協主要領導為責任組長,縣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21個部門以及各鎮“一把手”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制定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歸雁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及職責的通知》《嵐皋縣招商引資暨“歸雁經濟”工作考核辦法(試行)》,全縣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另一方面,嵐皋縣加快“一區兩園”建設,搭建平臺,筑巢引鳳。目前,嵐皋工業園區規劃總面積6.5平方公里,累計投資15億元建成高標準廠房22.9萬平方米,在建3萬余平方米,為“歸雁”落戶創業提供堅實的保障。
為了吸引“群雁歸巢”,嵐皋縣出臺《嵐皋縣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獎勵扶持辦法》等政策措施,第一時間把創業就業政策與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在廠房租賃、財稅優惠、運費獎補、人才引進、主體培育等方面給予一攬子優惠政策。同時,深入推進“三個年”活動,圍繞“歸雁”創業發展需求提供全要素服務保障、全鏈條“保姆式”服務,讓歸雁返鄉創業留得住、辦成事、能發展。
“雙招雙引”雁歸鄉
1月13日,嵐皋的街頭巷尾彌漫著濃濃的年味。縣長王仁康率隊前往長三角地區,圍繞“生態旅游、富硒魔芋、富硒飲品、嵐皋味道”展開推介,拉開2025年首場招商活動的大幕。在為期3天緊張的行程中,王仁康一行拜訪相關企業,抽出時間與嵐皋籍企業家共敘鄉情,誠邀游子們回鄉投資興業,參與家鄉建設,為嵐皋的發展添薪加火。
一聲聲溫暖的號角,喚醒游子心中的鄉愁與責任。事隔10天,2025年嵐皋縣企業家和歸雁迎新春懇談會暨文旅歌曲發布會在嵐皋中學舉行,240余名歸雁代表、商協會代表和民營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喜迎新春、共謀發展。當場就有16個項目成功簽約,投資金額4.89億元,為新的一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走下簽約臺,在江蘇開辦智能科技公司的鄧福成笑容滿面。他介紹說,自己是城關鎮永豐村人,在外面雖有了自己的事業,但時刻關注著家鄉的發展,眼下嵐皋的旅游產業發展勢頭正盛,回鄉投資辦民宿正逢其時,就是想為家鄉發展出一份力。
為引來更多“源頭活水”,集聚澎湃動能,嵐皋縣在實施“赴百城訪千企、引歸雁促振興”活動中,時刻不忘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在多地分別舉辦“歸雁興嵐”座談會,通報家鄉發展成就和創業就業優惠政策;利用春節前契機,召開一年一度的全縣“歸雁經濟”懇談會,鼓勵人才返鄉、建設家鄉。對已返鄉創業的杰出鄉友,給予政治地位、榮譽激勵,弘揚他們建設家鄉的奮斗精神,吸引群雁歸巢。
據統計,近5年來,全縣招商引回歸雁經濟項目115個,總投資58.45億元,涉及生態旅游、富硒特色產業、新型工業等多個領域,“引雁歸巢”取得顯著成效。
扶持暖心“雁”展翅
2月12日,濃濃的年味還未完全散去,嵐皋縣獼猴桃產業大戶蔡禮貌就忙活起來。趁著晴好天氣,他帶領一幫村民在園區內綁枝、鋤草,奏響了獼園春管的序曲。
蔡禮貌是一名工程師,大學畢業后一直在西安工作。懷揣一顆回報桑梓的想法回到家鄉后,在石門鎮投資流轉土地發展獼猴桃產業,吸納周邊村民利用農閑時間務工增加收入。幾年來,縣上先后投資180多萬元為他修通硬化了產業路,建起了3口大水窯,兌現特色獎補20余萬元,無償提供有機肥200多噸。他的獼猴桃產業園也由當時的100畝發展到如今518畝。蔡禮貌感慨地說,“園區能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這與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入駐藺河工業園區后,享受租金免費、水電獎補以及出口退稅多項利好政策扶持,回鄉辦企業最大的感受就是心里踏實、很暖心……”這是嵐皋縣隆瑞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凌海說出的心里話。
凌海是嵐皋縣石門鎮樂景村人,早年一直在廣東打拼,事業有成。2020年,他的企業落戶到藺河工業園區,在縣委、縣政府的扶持下,企業穩健發展,吸納群眾就業110余人。去年,公司產值達3000余萬元,外貿出口占到了全縣的三分之一,成為全縣成長性較好的“明星企業”。
從“離”鄉求發展,到“返”鄉謀創業,在一系列優惠政策和鄉情感召下,如今全縣已有893名“歸雁”人才陸續返鄉創業,從事獼猴桃、中草藥種植、畜禽養殖、餐飲酒店、民宿康養、工業項目等經濟實體,形成了“雁陣齊飛”的良好態勢,為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百雁爭鳴,經濟發展。縣委書記魏小林表示:新的一年嵐皋將致力打造提升良好的投資環境,厚植投資興業的沃土,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的歸雁返鄉發展創業,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