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富蒼 汪莉
鎮坪縣位于陜渝鄂交界處、祖國版圖的中心,是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中國長壽文化之鄉。
連續5年無新增涉法涉訴信訪案件產生,連續3年獲評全市基層法院執法辦案和重點工作“優秀單位”,連續5年無一人違紀違法……
近日,扎根巴山腹地的鎮坪縣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全國模范法院”,系全省唯一一家。作為小體量的山區法院,鎮坪縣人民法院是怎樣脫穎而出的呢?
靠前一步 “金牌調解”擦亮初心
“娃兒們是不是經常回來看您?按時間給付了贍養費沒得?”
“我現在和二女子住在一起,照顧得好,生活蠻好,孫娃們常來玩。”
臘月未至,鎮坪縣已零星飄著小雪。鎮坪縣法院法官劉艷春帶領團隊到莫奶奶家中回訪。
莫奶奶是劉艷春審理的一起贍養案件的當事人。今年80歲,腿腳不便,兩個子女都在安康務工,莫奶奶不愿到安康與子女共同生活,子女又無法到鎮坪來與老人一起生活。劉艷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組織母子協商,最終決定由子女重新雇請保姆照顧老人的日常生活,子女有空的時候多回來看看老人。老人的贍養糾紛案件圓滿解決。
該案的承辦法官劉艷春來自東北,卻說得一口流利的鎮坪“土話”。在鎮坪縣法院工作36年來,一次次融情、理、法于一體的協調溝通,春“楓”化雨的耐心和赤誠為民的公心,讓她經手的案件調解率達85%以上,收獲了人民群眾的信賴和口碑,是當地家喻戶曉的“金牌調解員”,先后被省高院評為“人民滿意的好法官”“人民調解工作優秀法官”,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多次榮獲市級層面表彰獎勵。
鐘寶法庭邀請鐘寶鎮小學師生開展法庭開放日活動
“我時常在想,能不能多做一點、多走一步,讓判決貫穿法理、符合常理、兼顧情理,讓人民群眾在他們親歷的每一起案件中,切實感受到公平和正義!”這既是劉艷春多年的經驗總結,也是鎮坪縣法院法官干警的共同做法。
該院以實質解紛作為辦案導向,堅持做好類案檢索、集體把關、釋法說理、判后答疑及案件回訪工作,不斷提升做好服判息訴工作的能力,推動矛盾糾紛“一個程序解決”“一攬子解決”,減少群眾訴累。2021年至2024年,該院案件調解率保持全省最優,無長期未結案件、無新增涉法涉訴信訪案件產生。
近年來,鎮坪縣法院緊盯“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把“如我在訴”理念貫穿始終,積極發揮審判管理“指揮棒”作用,對立、審、執各環節常態化動態監控管理,實時開展審判質效數據會商研判,落實“四類”案件監督管理、案件“閱核”制,不斷為審判提質增效。近三年來,年均辦理各類案件約980件,審限內結案率保持在99.5%以上,無超審限案件、無發回重審案件,無二審改判案件,審判執行案件質效走在全市前列。
走深一步 “國心工作室”直通民心
鎮坪地處巴山深處、三省交界,交通不便,人民群眾訴訟成本高。如何讓人民群眾高效低成本化解矛盾糾紛,始終是鎮坪縣法院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真的感謝劉法官,今天都給我們講清楚說明白了,我們心里也舒坦了,以后再也不會置這些不該置的氣了!”
在調解一起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中,曾家鎮國心法官工作室法官劉曉慶敏銳地判斷,該糾紛很大可能還交織著其他問題,必須讓雙方當事人解開心結,才能化解真正的矛盾。于是法官緊緊把握雙方當事人“爭一個‘理’”的心理,特別邀請案涉村的村調解委員會,一面釋法理,一面說情理、講道理,引導雙方當事人柏某、王某回憶起曾經互幫互助的經歷。雙方逐漸卸下包袱,糾紛徹底化解。柏某、王某不約而同地表示感謝。
鎮坪縣人民法院在全縣7鎮58個行政村覆蓋式設立國心法官工作室、巡回審判點,結合鎮、村、社區成訴特征,下沉司法力量,按照法官、助理、書記員“1+1+1”模式配備審判團隊,入駐各鎮法官工作室、聯系巡回審判點,完善“訴訟服務中心、人民法庭、法官工作室、巡回審判點”四級網絡,踐行帶頭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帶頭主動服務群眾、帶頭融入社區網格體系、帶頭嚴守各項紀律要求,全力開展多元解紛工作,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解決法律問題,進一步暢通司法便民的“最后一公里”。“有矛盾找工作室”,現已成為當地群眾的習慣。
該院還推廣共享法庭建設,通過“一屏、一線、一終端”,同科技法庭、綜合視聯網、“無憂調解超市”等平臺互聯互通,將司法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建立群眾“一觸即達公平正義”的“便捷驛站”。
在城關鎮小學開展少年模擬法庭
與此同時,積極向源頭端、治理端延伸觸角,為縣域治理貢獻司法智慧。廣泛推進法官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開設“和美鄉村課堂”,編印《鄉村(社區)常見案件選編》《鄉村(社區)常見法律問題百問百答》,開展系列案件示范訴訟、“天平護航 與法童行”等活動。2023年以來,開展“送法下鄉”活動80次,發放各類普法材料3000余冊。
引入訴源治理力量嵌入“中心、庭、室、點”,加強同轄區黨委政府和司法所、派出所協作,共同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2024年,鎮坪縣法院委派化解矛盾糾紛182件,調解成功率92.03%。
發揮審判職能,積極參與鎮坪縣“無憂調解超市”平臺建設運行,構建“法庭(法官工作室)+無憂調解超市+調解員”模式,推動一般矛盾3日內、較大矛盾7日內、重大矛盾30日內限期調處。對于通過“無憂調解超市”不能及時化解的糾紛,引導當事人及時立案,并通過“綠色通道”快速進入審判程序,及時審理裁判。
系列舉措,有效減少訴訟案件的數量,讓更多老百姓的“鬧心事”“煩心事”就近從快解決。2024年,民商事一審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1.48%。人民群眾滿意率保持99 %以上,位居全省法院前列。
邁實一步 “四前”工作法守護“國心”
“服務大局最前列、多元解紛最前沿、便民服務最前端、社會治理最前線!”在為民司法的進程中,鎮坪縣法院堅持“小法院,大作為”,總結“四前”工作法,為鎮坪縣高質量建設生態經濟引領區、共同富裕先行區、陜渝開放合作示范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努力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富足和諧的日子。
黨的政策部署到哪里,司法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印發《關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為“三區”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意見》,積極開展“法官聯企、法治賦能”“法官進網格”等活動,出臺便企利企司法措施20項,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2023年以來,先后穩妥處理平鎮高速、飛渡峽景區、集中安置點供水等重點項目建設相關案件65件,促進了高質量項目建設有序推進。護航“鎮坪臘肉”“鎮坪洋芋”“鎮坪烏雞”等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發展,積極對接企業園區、種植園區,以及中藥材、洋芋協會等行業組織12個,通過“法庭+協會”共治共享,妥善化解重點領域矛盾12起。
在十巫南高速建設7標項目部走訪調研
踐行“兩山”理念,守護美麗“國心”。聯合重慶市巫溪縣人民法院、湖北省竹溪縣人民法院,建立“生態聯建、執行聯動、旅游聯護”工作機制,掛牌設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站”和旅游巡回法庭,促進大巴山區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共建陜渝鄂平安建設共同體。
巍巍化龍山,悠悠南江河,深深鐫刻著奮斗心跡,見證著堅定信念!
鎮坪法院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管院,持續做優黨建引領的“法耀國心”品牌,打造守護“國心”的堅強力量,10余項工作獲得中省市表彰、50余名干警榮獲市級以上表彰獎勵。
全體法官干警扎根祖國的“自然心臟”,努力把審判工作做進人民群眾的心坎,用熱血和汗水在秦巴群山中把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宗旨落實到公正高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用心用情化解每一起糾紛中。他們正賡續前行、奮楫爭先,在捍衛公平正義的道路上澆灌著絢麗的法治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