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彭玉革
2024年,是程行回家鄉安康創業的第10年。企業從安康盛鑫塑業有限公司到旬陽盛鑫輕工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了年生產再生塑料顆粒2萬噸、處理白色垃圾1.6萬噸、經濟產值3千萬元、帶動技術工人及周邊脫貧戶50余人就業的華麗轉身。
新型材料及塑料包材,是程行最熟悉的領域,在2014年之前的七八年時間里,他和大多數“曾經年少愛追夢”的人一樣,離開家鄉旬陽,輾轉于石家莊、天津、江蘇等城市務工,“去大城市,看看自己到底能混出個什么樣子。”
一直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憋著一股狠勁兒的程行成長飛速,“從最開始進廠的操作員到技術員,再到車間主任、副廠長。我真的做到了。”程行對2010年前后在天津華龍塑膠廠成長歷練的經歷很是懷念。獨在異鄉,免不了想家。累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程行就做一碗酸菜面吃。“吃完面,感覺身心放松,幸虧我自己會泡酸菜,買個壇子回來就可以實現。”
2014年,26歲的程行帶著妻兒回了安康。“當時回安康投資興業的人變多了,我也想回家來辦廠試試,不用再買酸菜壇子了。”調侃的背后,程行其實做足了準備,熟練的技術、管理流程,可以信賴的上下游伙伴。雖然是從零開始,“站在自己家門口辦事,腰桿都挺得更直些。”這一年,程行用東拼西湊的40多萬元,購買擠出機、注塑機等設備,成立盛鑫塑業有限公司,開始生產PP、PE塑料顆粒及PET化纖顆粒制品。
隨著訂單量增加,程行的公司需要擴大生產線和場地規模,滿足市場的需求。2017年6月,落戶旬陽高新區的盛鑫輕工科技有限公司順利投產,廠房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生產的塑料顆粒制品廣泛運用于毛絨玩具、服裝、分類垃圾桶等產品的制作,暢銷河南、河北、山東、江蘇等省市。
實際上,擴大規模并不容易。資金就是最大的難題,200萬元的前期投入讓程行一籌莫展,“政府的貼息貸款、相應的稅率補貼真的是雪中送炭。”程行在旬陽高新區新建廠房初期,水、電、工廠建設施工都得到了旬陽人社局和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
隨后的幾年,程行不是在開拓市場,就是在開拓市場的路上。在路上奔波成了常態,鞏固已有的渠道商保住存量、挖掘新的合作伙伴創造新的增量,讓營收保持穩中向好。“從安康機場一下飛機,覺得空氣都是甜的,回來發展真是明智的選擇。”程行出差到家,還是喜歡吃上一碗清爽開胃的酸菜面。業務上的朋友來安康時,他會帶著大家去吃安康蒸面、石泉烤魚、漢陰澗池燴面片、紫陽蒸盆子,游瀛湖、南宮山、太極城、橋兒溝。“他們吃得高興、玩得開心,我也由衷地為家鄉自豪。”程行說,未來會繼續做家鄉建設中最堅實的一塊基石,努力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