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颯 張妍 吳蘇
春回大地萬物蘇。連日來,參加安康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的人大代表,沐浴著明媚春光,肩負著殷殷重托,認真履行代表職責,談感想、謀實招、獻良策,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廣泛凝聚共識、匯聚奮進力量。
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各代表團會場氣氛熱烈,大家踴躍發言,一致認為,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客觀全面、實事求是,形勢分析精準科學,展望未來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兼具思想性、前瞻性與指導性,為2025年各項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振了干事勁頭,是一個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鼓舞人心的報告。人大代表們還緊扣政府工作報告,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圍繞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生態環保、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談問題、找對策、提建議、話發展。他們表示,人大代表使命在心、責任在肩,要協力同心真抓實干,認真履職盡責,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不負人民重托,為加快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貢獻智慧和力量。
增強經濟發展動能
經濟發展是人大代表們關心關注的熱門話題,代表們基于不同的角度,結合實際觀察,積極建言獻策。
劉瑞紅代表建議,根據安康當地富硒資源,做強做優富硒土特產品,延長富硒產業鏈條,開發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富硒產品,同時利用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不斷拓寬富硒產品的銷售渠道,打通“三產”融合渠道,把月河川道建成安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引領區。支持安康發展旅游康養產業,統籌山脈、水脈、文脈,用好優質文化資源,打造“文旅產業、文旅產品、文旅服務”共同體,培育一批消費新場景,形成文旅引流洼地。
高福宏代表建議,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立足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進一步打響安康富硒茶、富硒核桃、富硒礦泉水等品牌,加大對生態漁業產業的資金傾斜力度,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種植、養殖、采集加工等林下經濟,促進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增收。推動“低空+文旅”融合發展。制定出臺加快發展全市低空經濟的指導性意見,積極招引低空經濟產業運營服務重點項目和知名企業,大力扶持本地企業參與低空經濟發展,不斷豐富低空觀光、飛行體驗、無人機表演等低空旅游產品,以低空經濟助力安康生態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鄧華平代表提出,政府部門積極前往京津地區召開安康發展推介會,贏得京津地區對安康助力南水北調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吸納發達地區資金投入,助推安康旅游等各項產業發展,切實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陳華代表圍繞提振消費、拉動投資、做大工業、加快振興等方面提出建議,同時建議繼續支持平利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龔穎代表建議,加快漢江高等級航道建設,爭取將漢江航運納入《國家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支持范圍,爭取國家層面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漢江段安康——白河——丹江口四級升三級航道建設。推動陜西與湖北兩省協同發展合作,實施丹江口電站過船設施提標升級,提高水運通行能力。同時加大對白河優質石材和黃姜產業的發展支持力度,促進富民產業做大做強。
楊勇代表建議,積極爭取將桐木至平利高速納入國家高速網規劃,加快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十五五”啟動,進一步提高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運行效率,推進安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吳妍妍代表表示,將按政府工作報告新理念、新任務、新要求,圍繞穩經濟、促消費、促振興、惠民生等方面履職盡責,積極貢獻基層力量。同時,全力做好西渝高鐵桐木站、桐旬高速建設施工環境保障,為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振興依舊是人大代表關注的熱點,如何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千方百計實現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衷顯艷代表建議,加快推進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加強傳統村落保護,打造各具風味的特色村落,探索發展休閑農業、觀光旅游、生態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搶抓“互聯網+”機遇,帶動農民就地就業增收。
單林江代表說,要繼續推進茶旅融合發展,堅持生態綠色產業提質增效,走向高質量發展。結合地方土壤自然含硒的有利優勢,促進文旅康養融合發展。
李奎代表建議,建強基地園區。支持建立國家級農業產業園,加強現代化科技投入力度,大力推廣使用單軌運輸車、除草機,有效解決勞動力成本高的問題。培育產業集群。推行“鏈主企業+產品標準+加工企業”產業聯盟的營銷模式,將產業鏈中分散的經營主體資源整合成生產統一標準、品質優異穩定、產品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劉瑞紅代表建議,持續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把“小農戶”鑲嵌在產業鏈上。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不斷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通過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壯大集體經濟,促進產業融合。加強服務主體培育,加大對農業專業合作社等財政補貼力度,開展農資供應一體化服務,建立農資直供平臺,推進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鼓勵企業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張新斌代表建議,試點開通偏遠鄉村助老公益巴士,方便留守老人出山就醫、辦事。制定培育返鄉創業和小微創業者扶持辦法,從資源、資金、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支持,讓想在鄉村干事的、有能力的鄉村年輕人能夠在鄉村干成事。同時要推動鄉村“銀發經濟”發展。
劉小蘭代表說,石泉養蠶歷史悠久,可當前桑園狀況制約產業發展,納入改造項目既能獲得政策資金支持,又能改善桑園條件。希望通過將桑樹納入改造樹種,加大新技術、新設備推廣補貼力度,從而提升桑葉質量和產量,增加養蠶收益,推動我市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民生話題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也是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圍繞加大民生改善保障力度,穩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代表們紛紛提出了意見建議。
邵發東代表說,作為一名教師,她關注到2024年安康教育取得了長足進步。通過系列改革,提高了教育管理的運行效率,破解了城鄉教育的壁壘,提升了整體教學質量。改革為教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城鄉教育資源日益均衡,讓更多孩子能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下一步將以完善學校管理制度為準則,強化管理,夯實根基,讓管理更加科學、規范和高效。同時,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流程,促進教育質量進一步提升,為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呂曉麗代表表示,將積極響應政策號召,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綜合素質與創造能力,為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顆紐扣”。
鮑海燕代表說,去年寧陜縣作為全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改革成效非常顯著,目前醫共體“縣鎮村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縣域診療水平得到大力提升,群眾就醫負擔也明顯減輕。報告中提出全市將推進醫共體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試點,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這項工作將促使寧陜縣醫共體建設得到縱深發展,通過深化醫保聯動改革,創新患者就醫新體驗,全力推進寧陜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馬玉霞代表說,將緊緊圍繞基本、基礎、基層原則,以公平、可及、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為導向,不斷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服務能力建設、醫療設備以及信息化建設,加快提升縣鎮村三級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
張海波代表說,在自己日常工作推進過程當中,發現基層群眾對優質醫療資源十分向往。他建議,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設備水平,根據基層醫療服務需求,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設備購置的投入,確保下沉的醫務人員在鎮村有用武之地。同時,建立醫療機構設備共享機制,提高設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