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曦 唐波
“漢陰縣人大常委會的創新做法很好,望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完善,拓展成效。”9月24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莊長興對漢陰縣把人大代表鑲嵌在產業鏈上,推動該縣優勢產業聚成鏈、抱團發展的創新做法作出批示,給予肯定。
今年1月,漢陰縣人大常委會在全覆蓋、規范化建成運行117個縣、鎮、村(社區)三級代表聯絡站的基礎上,充分調研、多方征求意見,探索將人大代表聯絡站建在產業鏈上,打造“人大代表聯絡站賦能產業鏈、人大代表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模式,組織11位市、縣人大代表,在該縣祥之瑞環保公司成立了首個新材料產業鏈人大代表聯絡站,并通過“問癥把脈、開方治病、輸血補氣、強筋壯骨”等舉措,把人大代表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上,助力產業鏈企業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探索了一條有特色、有創新、有成效的代表聯絡站迭代升級之路,打造了一個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代表履職新抓手、新平臺、新高地。
“鏈”上履職,常態服務優環境
走進漢陰縣佳佳樂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在高溫的烘烤下,一排排陶瓷PC磚相繼出爐。
“我們每天生產陶瓷PC磚等產品18萬片,由于機器開始運轉后便不能停歇,生產的產品在廠區根本堆積不下。漢陰縣新材料人大代表聯絡站和相關部門對接溝通后,有關部門立馬現場協調解決,確定在我們廠區旁建設一個占地10畝的堆場,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站在生產車間里,公司負責人易延銘向記者介紹,“在人大代表聯絡站的幫助下,我們企業解決了160余名員工就業,比去年多了百分之三十,連續生產時間達到了歷年之最,發展勢頭越來越好、信心越來越足。”
新材料人大代表聯絡站豐富了人大代表高效履職的內容和形式,把人大代表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上,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當好新材料企業的知心人、貼心人。
“我們按照產業類型相似、上下游關聯、地域分布相近等特點,將11名市、縣人大代表分別編入進站,每位代表點對點包聯5家規模以上的新材料工業企業,常委會2名領導帶頭進站履職,實行輪流坐班制,把每月1日作為固定駐站日,并通過走訪調研、面對面座談、微信電話等形式,實時掌握產業鏈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收集了解產業鏈企業在融資、土地、電力、用工、辦證、銷售等生產經營中的急難愁盼,精準分析研判,靶向發力找準制約企業發展的‘癥結病根’。”漢陰縣新材料產業鏈代表聯絡站站長徐家俊介紹。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歸口辦理、限時辦結”的原則,該縣新材料人大代表聯絡站在收集到產業鏈企業的訴求后,主動牽頭會商,通過開展“代表·局長”“部門·企業”面對面等活動,針對企業訴求,現場交辦推進,閉環督促落實,搭建起產業鏈企業與政府及其組成部門之間的溝通橋梁,促使政府責任部門靠前服務、主動服務,落實好政策紅利,當好企業“店小二”,及時為企業紓困解難,營造最優營商環境。
目前,漢陰縣新材料產業鏈代表聯絡站已組織集中調研、“代表·局長”“部門·企業”面對面等活動9次,圍繞新材料產業發展、流動資金扶持、招商引資推介、基礎設施建設、營商環境優化、本地產品銷售等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急難愁盼”開展專題詢問3次,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29個,受到了產業鏈企業的充分肯定和信賴,一致認為新材料產業鏈人大代表聯絡站作用發揮立竿見影,給民營企業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好平臺。
輸血補氣,招引項目蓄勢能
走進漢陰永豐特種紡紗廠,工人們在紡紗、落筒、成品包裝等各個崗位上各司其職忙生產。據介紹,該紡紗廠是漢陰縣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引進張家港市晟豐特種紗線有限公司來漢投資的重點招商項目,主要生產氨綸包芯紗,多年來生產一直穩定。
“我們企業每年都要從上游企業采購大量PBT高彈絲,運輸成本高昂且浪費時間。”市人大代表、漢陰永豐特種紡紗廠負責人孫華介紹,“人大代表聯絡站了解情況后,通過我聯系到上游企業,縣里相關領導也多次赴張家港市開展招商,通過優惠的政策吸引了年產2000噸高彈絲項目在我們廠附近落地。該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建成以后我們的原料采購直接從對面廠區拉過來就可以直接使用,也讓我們能更好把控產品質量。”
在下游企業建設上,通過新材料人大代表聯絡站和孫華的牽線搭橋,招引企業同漩渦鎮合資建設手套廠,永豐特種紡紗廠生產的產品可以直接銷售到該手套廠,這為他解決了部分產品的銷路。手套企業每年會給漩渦鎮分紅160萬元,還能解決附近4個村脫貧群眾的就業難題。
漢陰縣新材料人大代表聯絡站成立以來,積極圍繞碳素、化工、新型建筑、生物、精細輕紡五大類材料,瞄準產業鏈上下游和終端企業,明確重點目標,列出招商清單。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融通供應鏈,構建更加完善的新材料產業體系,為產業鏈企業在本行業領域內“輸血補氣”,為企業發展添動力、增信心。
今年以來,漢陰縣產業鏈企業滿意環保建材招商的年產5萬噸生物質顆粒項目已正式落戶漢陰并投產,順祥碳素招商的10萬噸電極糊及5000噸特種石墨項目即將投產。
“新材料產業鏈產值過了100億元,占到漢陰縣工業的大半壁江山,但還存在產業層次低等特點,尚未形成一條完整的上下游鏈條,這就導致企業成本較高,我們把上下游的項目招引過來后,會大大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企業有資金加大科技投入,從而在市場的大海中走得更遠。”漢陰縣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在該縣新材料產業鏈人大代表聯絡站座談會上表示。
強筋壯骨,抱團取暖促發展
位于漢陰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漢陰縣合益固廢處置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大宗固廢無害化處置、新型墻體材料研發制造。公司占地10萬多平方米,總投資6600余萬元,現有員工122人,年產磚1.2億余塊,產值6000余萬元。
“我們新材料產業鏈經常在一起開會,彼此間信息共享,可以把磚、陶瓷瓦等產品進行打包銷售。修房子、搞建筑,就必須要用建材類產品,而我們通過打包銷售,有效整合供應鏈體系,讓買賣雙方洽談起來更方便。”漢陰縣合益固廢處置有限公司負責人于元濤表示,“目前,我們的產品銷往漢陰的占到百分之三十,還有百分之七十都銷售到外縣去了,我們產品的覆蓋范圍能到周邊的250公里。”
新材料企業之間攜手合作,實現了互利共贏的可喜局面。黃龍金礦公司位于雙河口鎮興春村,是一家以從事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為主的企業。一直以來,如何處理尾礦渣,是一直縈繞在該企業負責人心頭的難題。
新材料產業鏈人大代表聯絡站積極促成黃龍金礦公司與漢陰縣合益固廢處置有限公司達成尾礦渣循環再利用合作,簽署每年回收利用固廢16萬噸的協議,在變廢為寶的同時,每噸尾礦渣還能給固廢處置有限公司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
漢陰縣新材料產業鏈人大代表聯絡站還先后成功促成漢陰永武鋼構與金坤實業達成合作,貝葉包裝與慶華化工達成包裝紙箱合作協議等等。該聯絡站建成運行以來,積極整合各方資源,推動新材料產業鏈群結合、聚鏈成群,凝聚起產業鏈企業互利共贏、合力發展的良好勢頭。截至9月底,全縣新材料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86.6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76%,用工人數達4544人,同比增長12%,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我們將繼續發揮好代表聯絡站平臺作用,近距離了解企業、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開展代表視察調研、專題詢問、‘局長·代表’、‘局長·企業’面對面等活動,切實解決好企業的急難愁盼,讓代表聯絡站真正成為‘聽民意、集民智、聚民力、解民憂’的重要平臺。圍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行業領域、技術技能、崗位職責等優勢進行招商,培育鏈上企業,構建更加完善的新材料產業體系。同時,結合生態旅游、富硒食品等其他產業鏈的實際情況,做好新材料產業鏈人大代表聯絡站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經驗的逐步推廣、運用,助力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以人大智慧和力量助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漢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成全表示。
開欄語:世間最生動的故事是百姓身邊的故事。人大是人民的人大,對于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來說,民意是源頭活水,吸納民意、匯集民智,而后收集、處理、轉化、提升,于是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就在一個個履職故事里,成為了全省著力推動的“三個年”、全市謀劃的“幸福安康”和人大代表立足“雙崗”建新功的生動實踐,成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于是在根本政治制度的堅持和完善中,300萬安康人民的各種小期許匯集一起,成就了“在幸福安康看見美麗中國”的美好圖景,成就了《看見》這個欄目。民意在哪里,人大和人大代表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