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楊萌)為深入推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創業,日前,市人社局結合“三個年”活動開展,啟動實施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十大行動”。
實施中小微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政策落實行動。圍繞重點產業鏈和重點企業,歸集發布緊缺人才和用工需求,開通“綠色通道”,推廣免申即享、“直補快辦”模式,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和穩崗返還政策以及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一次性補貼政策;實施公共部門穩崗擴崗行動。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規模,鼓勵引導基層就業,歸集國有企業招聘崗位30個,促進市屬國有企業就業見習基地全覆蓋;實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業服務支持行動。積極發揮陜西安康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等孵化載體作用,開展創業指導、創業培訓,落實創業補貼政策;實施“職引未來”系列招聘行動。啟動開展“職引未來·才聚安康”主題招聘,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秦云就業”線上平臺作用,有針對性歸集發布崗位信息;實施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行動。建立“人社局長結對幫扶高校就業服務活動”機制,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向校內延伸。落實校園招聘補貼政策,支持屬地高校常態化開展各類專場招聘活動;實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落實高校畢業生實名制信息登記制度,健全就業幫扶機制,通過數據比對、電話回訪等方式,摸清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情況,全面落實“131”服務;實施青年專項技能提升行動。將有培訓意愿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全部納入職業培訓服務范圍,對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開展勞動預備制培訓;實施就業見習質量提升行動。廣泛動員市域內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建設就業見習單位,募集就業見習崗位不少于5000個,組織上崗參加就業見習不少于1500人;實施就業困難結對幫扶行動。聚焦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殘疾等困難畢業生,建立就業幫扶機制,加快推進困難畢業生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申領、審核和發放;實施就業權益護航行動。靈活多種載體,通過服務普法、以案釋法等方式,增強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法律觀念和風險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