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記者走進位于石泉經開區富硒食品產業園的自嗨鍋菜肴西北生產基地,看到寬敞明亮的加工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清洗、加工、制熟、冷凍、包裝……經過幾條生產線的“接力”,剛剛從田間地頭收購的食材就變成了煲仔飯、雞湯面、自熱火鍋等各式各樣的預制菜產品,等待被送往各大商超。
自嗨鍋菜肴西北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5億元,占地105畝,建有常溫料理包、速凍料理包、蛋類食品加工、全自動智能倉儲物流等各式生產線230條,主要生產常溫預制菜包、醬鹵肉類食品。
自嗨鍋菜肴西北生產基地項目是“自嗨鍋菜肴”在全國布局的第4個生產基地,建成投產后,將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預制菜包加工生產基地。
自嗨鍋菜肴西北生產基地負責人段復興介紹:“目前,1號廠房常溫料理包生產線已竣工投產;2號廠房凍干菜生產線正在調試設備,預計今年6月試投產運營。屆時,項目年產值可達10億元,可解決就業1000人左右,發展原材料種植養殖基地5萬畝以上。”
4月3日,自嗨鍋菜肴西北生產基地的工人在打包裝箱預制菜產品。 記者 陳志濤攝
產業集群發展,也讓項目發展前景更為廣闊。
2022年7月,石泉縣將富硒食品(預制菜)確定為首位產業,按照“全國富硒食品產業強縣、西北預制菜之鄉”發展定位,加快構建從“田野”到“餐桌”的預制菜全產業鏈。
“上下游關聯項目入駐富硒食品產業園,促成了產業聚集融合的態勢。我們將采取以商招商的方式,建設13個上下游項目,建成集原材料生產、食品加工、觀光旅游、產品研發于一體的多元業態。”段復興充滿信心地說。
今年以來,安康市緊緊扭住高質量項目建設“牛鼻子”,以項目論英雄,以高質量發展看業績,迅速掀起新一輪重大項目建設熱潮。
在安康市恒口示范區工業產業園區,年產5萬噸AGM(吸附式玻璃纖維隔板)隔膜玻璃微纖維項目一期工程已投產2個月。伴著生產設備的轟鳴聲,堅硬粗糲的石英石經過預熱、融化、拉絲、軟化等工序,化身為絲絲潔白的玻璃纖維,源源不斷地從生產線上“出爐”,隨即被打包裝車,準備發往上海、江蘇等地。
“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輕質、高強、耐腐蝕、電絕緣、隔熱等性能,應用范圍廣、經濟效益高、市場競爭力強。”年產5萬噸AGM隔膜玻璃微纖維項目負責人、陜西恒康欣石玻璃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浩勇介紹,“同時,該項目能有效實現危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真正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年產5萬噸AGM隔膜玻璃微纖維項目總投資5億元,占地120畝,分3期建設。目前,一期生產線已建成投產,達到設計產能的70%,年產玻璃纖維1.5萬噸,實現工業產值1.9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有效吸引上下游產業,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規模,實現畝均產值417萬元、畝均稅收25萬元,帶動就業150人。
強化招商引資的針對性,鏈式招引研發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的科技型企業,是安康推進高質量項目建設、培育發展新動能的一大“法寶”。
安康市引進的陜西維訊創展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
依托安康高新區智能終端產業園內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高技術企業聚集的優勢,該公司投資2億元建設光學攝像頭模組研發生產項目。
“目前,項目一期已經竣工投產,每月可批量生產200萬套高達1億像素的攝像頭模組,產品主要應用于智能終端、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醫療等領域。”陜西維訊創展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江告訴記者,“項目二期正在籌備中,預計3年內建成。項目建成后,年產量將提升至1億套。”
高質量項目是穩定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一季度以來,安康市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加快。截至目前,全市41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7.13億元,占年度計劃的33.4%;507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68億元,占年度計劃的34.6%;23個省級新開工重點項目已開工21個,開工率91.3%;360個市級新開工重點項目已開工292個,開工率81%,均超過時序進度要求。此外,安康市還編制了全市重點產業鏈項目冊,謀劃儲備產業項目492個,總投資2320億元,成功簽約116個延鏈補鏈強鏈項目,產業項目建設進一步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