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涂變公園、土路換新裝、安置戶住高樓,近年來,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強力推進城市精心建設、精細管理、精致發展,通過創新規劃思路、搶抓項目機遇、打造城市業態和實施精細化管理,在提升城市“顏值”的同時賦予人民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隨著城鎮人口的增加,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等都出現了多方面投資需求。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漢陰縣立足“五縱六橫七街八巷”的路網框架,優化城建和產業布局,控制縣城開發邊界,實施“多點多級”創新驅動發展,構筑起一個個配套完善、服務健全的新的城市生活聚集地。
面對縣城建設發展所需的剛性投資,錢從哪里來是重點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2022年,漢陰縣配優配強項目謀劃“智囊團”,建立完善高質量項目庫,建好縣城建設發展的儲備“糧倉”。新謀劃儲備項目325個,總投資357.6億元;項目庫儲備項目881個,總投資超2000億元;全年共招引項目98個,協議資金129.69億元,占年度任務的124%。
漢陰縣作為拿到陜西省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首張入場券的項目縣,縣級配套7600萬元,爭取世界銀行貸款2億元,歷經6年,共建成瀝青道路7.2公里、跨河橋梁5座、供水管道主次干管15公里、公園綠地9萬平方米,實現了74條街區125個街口交通標識全覆蓋,新增城區重要交通路口信號燈6處,開通運行了市政基礎設施資產管理系統,城市資產實現了智慧化管理。
按照縣域發展戰略、城市發展方向和縣城規劃布局,產業在哪,基礎設施就優先往哪延伸,讓主導產業壯大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
作為定位發展新型材料的專業功能縣,漢陰縣2022年完成了省級經開區道路提升、高低壓線路改造、一體化消防泵站項目建設,正在加快建設污水處理擴容項目。新建標準化廠房5萬平方米,新增千萬元以上入園工業企業9戶。10萬噸電極糊和2萬噸特種石墨、100萬頭生豬屠宰、5萬噸生物質顆粒、10萬噸高純石英砂和硅微粉、100兆瓦農光互補發電等項目加快推進,年產3000條皮劃艇、年產10萬方奧松板及屋頂光伏、智能物流等10個新招商項目建成投產。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79.9億元,全縣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3億元,同比增長2.2%,工業技改投資完成9.4億元,同比增長39.3%。
為最大限度的發揮區位、交通、生態、產業、人文等優勢,漢陰縣通過強化中心城市功能錯位,加快推進城市重心轉移,以“產”做文章,建好五大組團,構建起了產城融合發展新格局。老城組團以文峰塔為標志,建設老城文化街區;城東組團重點發展電子線束、電子智能穿戴等產業體系,打造創新發展引領區;城西組團布局發展書畫軟裝、文化創意、中醫康養等業態,搭建陜南非遺文化展示展演展銷研習交流體驗平臺,打造城市文化新高地;城北組團依托22家金融機構,打造漢陰小微“華爾街”;城南組團以五大城市綜合體為中心,推動現代商貿業集群發展。
漢陰縣堅持“品質引領、產城融合、全域提升”的發展方向,以“月河為脈,三區一體”的城市空間格局加速構建,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核心、川道鎮為重點、新型社區為補充的城鄉融合新型城鎮化發展體系,高品質的城鎮化建設讓城市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更有溫度、更有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