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安康高新區全面落實安康市委人才工作部署,構建形成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局面。
安康高新區創新創業中心(央廣網發 安康高新區供圖)
完善政策體系 打造引才聚才的“強磁場”
專項政策優厚。在認真落實安康全市人才政策基礎上,安康高新區制定印發了《安康高新區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若干政策措施》《優秀人才購房激勵辦法》等堪比一線城市人才政策,優秀人才購房最高可直享15%的優惠,人才領辦企業最高可給予1000萬元科研補貼和5000萬元項目資助,職務發明最高可擁有90%的成果轉化收益。
多元政策支撐。安康高新區對人才創辦項目提供廠房定制、股權植入、設備租賃、裝修補貼、融資貼息等全方位政策支持,鼓勵企業以人才智力資本和技術資本入股等方式,廣泛招引高端人才和科研團隊。
特殊政策保障。全區采取“一事一議”“一人一策”辦法,為引進帶有重大產業項目、關鍵核心技術的高端人才提供精準支持。目前已籌資設立20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累計投入12億元支持人才項目建設。
安康高新區數字產業孵化園(央廣網發 安康高新區供圖)
推進產才融合 搭建育才興才的“大舞臺”
做優產業布局。聚焦9條重點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安康高新區深入挖掘企業需求,定期更新人才目錄,按照“人才+項目”模式,精準引進緊缺急需人才,催生了博創宏遠、智宇寰宸等一大批科技型企業,聚集各類創新創業人才1.8萬人。
做強研發機構。堅持以平臺聚人才、以人才建平臺,累計建成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48個,引進“兩院”院士3名、高級科研專家120名、專業技術人才5100余人。
做大科創主體。大力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培育計劃,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41家、科技型企業128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7件,結構優化和產業價值鏈、綜合發展質效和持續創新力等核心指標分別排名國家高新區第28位和第44位。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進秦創原安康飛地孵化園和過渡空間建設,組建設立秦創原安康產業股權基金,促推企業在關鍵技術、成果轉化和人才引進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果,不斷開拓人才施展抱負、大展作為的空間。
創新體制機制 筑牢識才用才的“蓄水池”
創新管理機制。探索形成“編制循環池”和“全員聘用、崗位管理、優績優酬”等人才機制,打破行政事業、編制內外身份界限,對編制內人員和自主招聘人員,統一按企業化理念實施無差別化管理,有效破解了編制緊缺、人才匱乏和身份顧慮等瓶頸制約。
靈活引才方式。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采取“剛柔引進+彈性使用”等方式引才用才,推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薪酬制度,對企業剛性引進的緊缺人才可與國有企業直接建立聘用關系,徹底打消人才的后顧之憂。
推進區域協同。目前,安康高新區正在與西安高新區和西咸新區對接,計劃借助秦創原平臺打破地域限制,探索建立協同發展背景下的高端人才跨區域保障機制,力促安康引進的高端人才在子女就學、家屬就業、購房優惠等方面同等享受西安人才政策。
安康高新區飛地公園(央廣網發 安康高新區供圖)
構建最優環境 涵養敬才留才的“生態圈”
高位統籌保障。安康高新區把黨管人才貫穿始終,建立黨工委班子成員聯系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評優選模注重吸納一線專家和高層次人才先進典型,先后推薦30名優秀人才擔任省市“兩代一委”,1個團隊成功獲評陜西省“三秦學者”戰略頂尖創新團隊。
服務真招實舉。組建高級人才服務中心,全力辦好人才關心關注的“關鍵小事”,累計提供“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300套,落實高級人才公寓10套,解決人才親屬就業80余人,并協調將1名專家妻子工作由外省調至本市。
凝聚干事合力。建立人才集中地特色型黨組織26個,52家龍頭企業黨組織帶動318家“五上”企業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真正將各方面人才集聚到事業發展中來。
安康高新區秦巴生態文化公園(央廣網發 安康高新區供圖)
下一步,安康高新區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開創才聚事興新局面,為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聚力建設幸福安康作出更大貢獻。(安康高新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