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趙漪湉)1月10日,我市舉行全面消除農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新聞發布會。市農業農村局、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全面消除薄弱村情況。
據了解,2022年,我市堅持把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健全完善保障機制,推進全市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2年底,安康全市1782個涉改村全面消除集體經濟年收益5萬元以下的薄弱村。2022年全市村集體經營性收益2.79億元,預計三年累計分紅達2億元以上。
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集體“三資”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建立健全動態利益聯結、資產經營管理、責任考核、收益分配和風險防范機制,推動村集體經濟規范化發展。在全省率先出臺《安康市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辦法》,全力打造村級財務鎮級監管、“銀農直連”系統等監管體系,全力保障農村集體資產安全。
在全省率先出臺全面推行“一人一檔”管理,建立村級帶頭人“選拔、培養、教育、管理、考核”全鏈條機制,建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人才儲備庫。1782個集體經濟組織、246.96萬成員信息全部錄入平臺管理,頒發股權證書74.84萬份。在全省率先出臺《安康市支持村級組織采取以工代賑方式承接農村小型工程項目的指導意見(試行)》,積極推行由村級組織作為實施主體,采取以工代賑方式承接農村小型工程項目建設,多途徑促進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加速提升村集體收入。
下一步,我市將認真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和市委五屆四次全會精神,力爭實現2023年底,全面消除農村集體經濟年收益10萬元以下的村目標任務,不斷推進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