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楚珺 通訊員 汪銀春 張巍
“隔著屏幕就聞到了木瓜香!”“哪里還能買到本地木瓜?”在12月最新發布的一條抖音中,聶文斌介紹了白河木瓜果絲的傳統做法,在評論區和粉絲互動頻頻。
2020年,有10年傳媒從業經驗的聶文斌選擇回鄉創業,轉攻電商賽道。“抖音、快手、百家號、微信短視頻、小紅書,這些平臺我都有賬號,內容以推介白河為主。目前抖音運營一年多,帶貨金額在40萬左右。”聶文斌說,雖然離目標還有一定距離,但自己的思路愈加清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越來越多。
組織開展直播帶貨活動300余場次,拓寬產品外銷渠道、助力農產品上行
在他看來,為大家提氣鼓勁的,正是白河電商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商生態持續優化的新遠景。
舉辦電子商務創業大賽,培育電商創業創新人才
近年來,白河依托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快遞物流倉儲配送中心、10個鎮級電商服務站、60個村級電商服務網點,培育電商經營主體280余家。近三年,白河電商行業累計帶動農戶5500余戶增收7300余萬元,鎮村電商服務站點幫扶農戶2100余戶增收1800余萬元,電子商務交易額和網絡零售額均實現年均30%以上增長。
“心臟”跳動更有力
巴山深處的邊陲山區縣,如何成為陜西省人民政府認定的“推動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和產銷對接成效明顯的地方”?走進白河縣電商服務中心,答案有跡可循。
舉辦“秦楚钖城”區域公共品牌發布會
在“電商辦公區”,抖上添花工作室負責人柯于雙正在準備外出拍攝的器材。“公司主要為本地企業做線上品牌宣傳,核心團隊6個人,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作為最早一批入駐電商中心的創業者,柯于雙的團隊服務農業企業超過20家。“最大的客戶是逸酒酒業,年服務費用在50萬左右。”柯于雙補充道。
一墻之隔的頭條傳媒,服務范圍則要更廣。“公司業務涉及傳統廣告服務和新媒體運營,還有一個依托微信端口的本地生活平臺——樂享白河,目前入駐商家有80多家。”自從入駐電商中心,客戶信任度明顯提升,開展業務方便不少,這是公司負責人胡平的切身感受。
“00后”晏楠對此也有同感。“我們的主營業務是鮮花網店的代運營和活動策劃,服務全國各地100多家花店。”經朋友介紹,晏楠和男友劉明杰的公司于今年5月正式進駐電商中心。吳楠說,場地和電腦等辦公用品都免費,經常有培訓和比賽,在白河能有這樣的工作環境和氛圍,有些出乎意料。
白河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農產品展銷廳,上架轄區20余家企業各類特色產品200余種,實現產品集聚和線上線下多渠道展銷
“人才聚集、產品聚集、服務聚集……電商服務中心的聚集作用越來越突出。”據白河縣經濟貿易局局長雷勇介紹,白河縣電商服務中心包含“產品體驗區”“電商孵化區”“綜合服務區”“電商辦公區”“配套休閑區”五大功能區,截至目前,引導入駐電商企業、農特產品加工銷售企業、物流企業等20家,建設完成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為10家企業提供產品質量追溯服務。作為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學習交流的產業中樞,電商服務中心這顆“心臟”的聚集效應正在加快形成。
“末梢神經”活起來
在白河,和產業中樞一樣備受關注的,還有作為“末梢神經”的電商網點。
建成鎮級電商服務站10個,村級電商服務網點60個
冷水鎮興隆村皮長喜的店鋪就極具代表性。11年前,皮長喜因意外致殘,隨著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的實施,皮長喜的商店因地理位置優越,被選定為村級電商服務網點。通過趴在床上操作電腦,皮長喜平均每月為周邊群眾提供便民服務1200余人次。網點金融存取款流水高達70萬元,累計銷售農副產品超過5萬元。
雷順萍負責的獅子山社區電商服務中心,數據則更為可觀。“我2012年開始賣白河土特產,開始是通過QQ群、微信群,到后來我開了淘寶店,開了抖音小店,還把白河肉糕賣到了國外。現在站點的年收入超過300萬元。”雷順萍笑著說。2019年,雷順萍的店鋪被選做獅子山社區的電商網點,除經銷陜南特產外,店里的業務又新增了網上代銷代購、快遞收發、票務購買、繳費充值、金融服務、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項目。
舉辦秦楚钖城“我為家鄉代言”短視頻大賽活動,提升區域公共品牌知名度
“現在不少網點都是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的站點,增收的同時也方便了居民。白河的優質農產品也能通過這些大平臺走出去。目前我們的魔芋干已經在美團優選上架了。”白河縣經貿局電商工作負責人衛紅波補充道。在他看來,建站點并非一勞永逸,還需要不斷為站點增加電商元素,激發站點活力,為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的雙向渠道提質擴容。
在選址時,優選考慮集鎮人流量大的現有商鋪,在為站點配備真空包裝機、冰箱、冷柜等設備的同時,主動爭取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項目,甚至找三大通訊運營商爭取業務、對接農業局爭取農機售賣業務……通過這些方式,白河縣聯合快遞、物流、冷鏈等類型企業,開通4條快遞物流配送專線,建成了鎮級電商服務站10個、村級電商網點60個,形成了“縣—鎮—村”三位一體發展格局。
舉辦”工業品下行、農產品上行“電商扶貧展銷活動
“所有站點負責人都需要在智慧鄉村app簽到,提交交易臺賬,白河縣的站點數據一直保持在省市前列。這更直觀地說明了,白河的電商網點高度活躍。”衛紅波介紹說。
“美好向往”有回音
除此之外,白河電商經濟也拓展了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參與主體不斷多元化。
舉辦社交電商網紅直播大賽活動
在白河萬家超市,一樓女裝區商戶樊葒麗初嘗了“觸網”的甜頭。“組織參加電商培訓后,超市開通了萬家大漂亮這個抖音賬號,邀請我們商戶拍短視頻。有評論會在我們的走秀視頻底下問,是哪一家的商品,還有看了視頻直接上門來買的。”因為要照看店鋪,樊葒麗并沒有完成本次課程,但如今面對鏡頭,樊葒麗的微笑自然大方,動作始終流暢協調,能恰到好處地展示服裝的剪裁設計。樊葒麗說,下次的培訓,她還要多學視頻的拍攝和剪輯技巧。
“我們和電商中心對接后,共組織了兩批學員,共20余人。這能幫助我們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這也是大勢所趨。”白河萬家超市管理人員杜宏建坦言,目前賬號的視頻主要以展示員工精神面貌,宣傳企業文化為主,想通過直播為超市帶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并且因為行業特殊性,有機會到電商中心學習的員工還是少數。杜宏建更希望能把培訓課堂搬到超市,搬到貨架旁,有專業的老師手把手地實地教學。
得知超市的需求后,白河電商中心隨即派工作人員上門溝通,有針對性地制定下一步的培訓計劃和學習內容。
舉辦茶旅文化節直播帶貨活動
近年來,白河縣廣泛開展電商應用、網店開設、直播帶貨、短視頻制作等技能培訓,舉辦初中高級電商專題培訓班60余場,累計培訓黨員商戶、鄉土人才、返鄉大學生等10000余人次。引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大學生等從事電商相關行業、開展電商創業,商貿流通、旅游、配送、餐飲等企業電子商務運用快速發展,培育市級電商示范企業2家、市級電子商務示范站點2個、市級貧困戶電商創業典型4名,電商相關從業人員達3000余人。
在最新一期的培訓中,獅子山社區的花店老板陳曉慧是課堂上的活躍分子。“學習一些電商知識,對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也有幫助。我現在學會了發視頻要避開大主播帶貨的時間段,背景音樂要選熱門的,文案得是一些優美的文藝句子……”陳曉慧計劃著,等再漲一波粉,自己的抖音小店就能夠順利上線了。
“花與生活”“人間美好”“向往的生活”……如今,陳曉慧發抖音作品都會帶上這些熱門話題。和她的故事一樣,在白河這片土地上,越來越多的奮斗者、普通人,正乘著電商經濟的熱浪,奔赴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