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璩勇 于延琴 趙漪湉 唐波
“目前2000個圈舍、4個儲草庫和野生動物救助站建成,首批500只林麝將陸續入駐!”
11月1日下午2點,在鎮坪縣曾家鎮宏偉村一組一個靜謐的山谷,陜西啟源林麝養殖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王剛指著剛建成的標準化圈舍介紹,這個投資2.5億元占地251畝養殖規模達2000只林麝的園區,是今年3月份開始在平鎮高速公路棄渣場上建起來的。
安康市高新區鎮坪縣飛地園區
在棄渣場上建養殖園區,是王剛帶著技術員長達2年在全縣多個點,通過對早晚溫差、風向流動等一系列指標要求反復測算后,最終選擇。這些棄渣有別于其他礦山開采棄渣,少有害物質殘留,經過幾年風吹日曬自然恢復,環境友好。且從建廠角度看,棄渣平整產生的地基“通透性好,麝不易得風濕。”
土生土長,家鄉情深。王剛在外地煤礦行業打拼成功不久,就返回鎮坪。他成立的鎮坪縣天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在繁育養殖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多鱗白甲魚方面研發攻破5項技術難關。
2016年,平鎮高速路開建,養殖基地被征。繼續發展冷水魚養殖的條件發生變化。王剛不想坐吃山空,不想離開農村農業,不想背棄青山綠水,不想放棄和浪費自己在科研院所建立起的寶貴人脈資源。“就想找一個能發展一輩子甚至是今后幾代人的產業”。
王剛走訪調查,發現了林麝養殖這個項目。鎮坪是全國最早養殖林麝的地方,“在鎮坪辦過的企業不算少,1958年至今,唯一還存在的只有林麝養殖場,而且這個產業不僅市場需求大,還是一個門檻高的項目。”
這里所說的高門檻,包括高投入、長周期,包括對環境的高標準要求。更重要的是技術門檻高——人工養麝歷史雖已經60余年,卻至今極具神秘色彩。
這樣一個需投入更大財力去布局,投入更多時間去深耕,甚至需要更多耐心去等待盈利周期到來的產業,正是王剛看中的優勢。
鎮坪縣鴻利礦業板石加工廠
在特種養殖領域的深厚人脈資源,讓王剛信心滿滿。他期望與科研院所合作組建科研團隊,像此前在冷水魚養殖方面通過掌握詳實數據突破技術難關一樣,在全國林麝養殖領域“做示范”“出標準”。
在對科技力量抱有堅定“信仰”的王剛看來,鎮坪具有養殖林麝得天獨厚的“綠水青山”,自己要做的就是充分發揮這一優勢,與高校聯動,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變成真正的“金山銀山”。
因此,王剛起始規劃建設的就是一個以特色林麝養殖為中心,集產學研、科工貿配套、觀光旅游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園區。他要與村集體合作,將整組搬遷后留下的空房子流轉過來發展民宿,閑置的土地用于種植飼草。項目建成后,“年產值達4100萬元,帶動就業人數近300人”。
同樣外出在煤礦行業積累起財富,同樣選擇回鄉二次創業的朱剛,選擇的則是另外一個模式。
今年5月啟動,朱剛在曾家鎮向陽村二組,投資1.6億元建了一個占地面積達27.57畝的中藥產業孵化園。
看起來,朱剛有點像個產業房東。建立的這個產業園,朱剛自己只使用少部分,大量用來招商。不過與一般招商不同,這里不僅提供現成車間廠區,還提供成熟技術。他當著縣發改局、曾家鎮干部的面,拿出“鎮坪縣中藥與康養產品技術成果孵化園”銅色標牌。這個由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頒發的銅牌,是朱剛對外招商的王牌,也是他在地方政府乃至政策層面得到的“定心丸”。
鎮坪縣星聚創業孵化園
去年12月22日,鎮坪縣與中國藥科大學、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簽訂鄉村振興合作框架協議,深度實施“校企合作”,以此推動更多科研項目落地。不久,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便將研發出的養生保健酒、中藥驅蚊香囊、黃連漱口水等產品拿到鎮坪,支持招商辦企業。這些項目研發的著眼點是怎樣利用當地原材料加工生產。基本點則是讓企業免費使用。免去企業研發成本,這成本不僅是金錢,還是時間。企業縮短了研發時間,地方發展、群眾致富更加快了速度。
短短5個月,朱剛的產業園廠房建設已經初步完成。他自己率先選中年產40萬瓶養生保健酒項目也已經啟動。目前已完成投資2300余萬元,預計年底前完成。建成后,“產值將達1.2億元,帶動150余人就業。”
一個是融科技于傳統,一個是現代理念建市場。“二剛”的模式不一,走的卻是同一條路徑——在青山綠水中放飛共同富裕的夢想。他們的夢想,則又與鎮坪縣委縣政府打造中藥首位產業發展戰略高度契合。
素有“巴山藥鄉”之稱的鎮坪,具有中藥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和鮮明特色。據記載,該縣有中藥材1026種,載入《藥典》的就有26種。2012年,中國藥科大學開始定點幫扶鎮坪,又在科研、項目、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極大支持。中藥產業成為鎮坪踐行“兩山”理論的重要載體和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的“金鑰匙”。
今年,該縣統籌應對新冠疫情下各項工作,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按照“加工在飛地、基地在縣內、科研在高校、市場在全域”思路,出臺 《鎮坪縣2022年中藥首位產業實施方案》等,逐步形成集生產加工、中藥種養、中藥康旅、科研孵化、商貿物流融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培育了一批“點綠成金”的項目,使“綠水青山”產生了更廣泛的“金山銀山”效應。
“把推進項目建設、用心服務企業,作為推動干部轉作風、提效能的主戰場。”鎮坪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譚高禮說,在整個項目建設中,全縣按照責任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服務在一線延伸、績效在一線考評,通過“干部實績檔案”、“三色督辦”等機制,倒逼和激勵干部在項目建設上積極作為,確保了以高質量項目促推中藥產業加快發展。
鎮坪縣重點項目儲備統籌中心主任楊云和副主任陳瀟介紹,全縣今年圍繞中藥產業鏈等計劃實施13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40.4億元,年度投資38億元。截至目前,已全部開復工,1-10月累計完成投資32.2億元,同比增長19.6%。
這也與10月28日陜西省發改委下發的《關于2022年第二季度市縣高質量項目建設成效評價結果的通報》,高度一致。通報稱,在全省107個縣、區(縣級市)中,鎮坪縣高質量項目建設成效躋身全省前30名獎勵100萬元。在全市各縣(市)區排位中,鎮坪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