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兆群)市鞏固銜接辦日前印發《關于落實促進脫貧群眾增收若干政策措施責任分工通知》,從5個方面梳理細化了40條促進脫貧群眾增收具體政策措施。
夯實增收基礎方面,主要著力打造“一縣一業”“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培育形成一批產業集群,集中力量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布局一批補短板促發展項目,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示范鎮、村(社區)創建,支持蘇陜協作一二三產融合以及全產業鏈培育等。
增加生產經營性收入方面,優先支持帶動脫貧戶、監測對象效果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縣(市、區)設立產業發展基金,逐年提高中省財政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重,用足用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互助資金等多渠道解決農戶產業發展資金難題,鼓勵圍繞特色產業精準開展科技服務和人才培養幫帶,大力培育新型產銷供應鏈和市場主體、創建消費幫扶產地示范區,落實各類惠農補貼。
增加工資性收入方面,全面落實脫貧勞動力就業交通補貼、一次性求職補貼,發揮蘇陜勞務協作、秦巴區域促進就業聯盟機制,持續提升縣、鎮標準化中心服務內容和水平,加大就業技能培訓補貼范圍,組織開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專項行動、以工代賑項目,引導人力資源企業面向農村開展就業服務,對培育的國家、省級勞務品牌,在就業補助資金安排上給予傾斜。
增加財產性收入方面,主要消除農村集體經濟薄弱村,經營性扶貧項目資產收益優先支持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應對疫情影響,對發展好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和有突出貢獻的主要經營管理人員給予一定獎勵,加快推動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力市場化運作,支利用閑置宅基地和住宅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富民產業等。
減輕群眾支出負擔方面,綜合運用托底措施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落實國家資助政策,統籌完善對特殊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分類資助政策,確保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應保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