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國家鄉村振興局主辦的《鄉村振興簡報》刊發《陜西安康以“1144”工作法提升銜接資金使用績效》的文章,推介安康在銜接資金使用管理中創新建立銜接資金項目綜合評估方法,提升銜接資金使用績效接力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相關做法和成效。
今年以來,安康市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強化銜接資金保障,保持資金投入總體穩定,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資金18.9億元,落實市縣配套財政銜接資金4.5億元。在資金項目管理中,建立資金項目綜合評估“1144”工作法,即圍繞提高資金績效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檢查,突出全覆蓋評估、全流程評估、以評促改、常態化推進四個重點全方開展評估,抓住精準使用、規范實施、公告公示、績效管理四個關鍵提質提效,使財政銜接資金使用進一步規范,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效率效果進一步提升。
通過綜合評估,銜接資金使用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高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培育壯大富硒茶業、魔芋、生態漁業等特色主導產業,扶持各類園區1375個、龍頭企業284家,帶動68.8萬群眾穩定增收。傾斜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續建和新建一批農村道路、供水、通訊、環衛等重點工程,啟動112個“百千工程”示范村建設,86.7%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實現科學無害處理,清潔行動覆蓋所有行政村。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工作重心向鄉村振興轉移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