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晴雨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年輕勞力紛紛外出,農田撂荒棄耕達半數以上;傳統烤煙產業面積直線下滑,難以為繼……這是昔日旬陽縣趙灣鎮華山村的真實寫照。
在“后進村”的巨大壓力下,華山村黨支部發揮堡壘作用,堅持黨建引領謀長遠,高點定位謀發展,制定鄉村振興抓旅游,建設田園綜合體的長遠規劃。村黨支部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干部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轉變群眾思想、改善村容村貌、推進產業發展,迅速實現“后進”到“先進”的轉變。2019年,華山村在冊貧困戶全部清零,該村黨支部被市委表彰為脫貧攻堅先進黨支部,今年又獲評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強陣地,黨建引領匯聚合力
2015年工作隊駐村后,很快就和村“兩委”班子達成共識——加強村支部自身建設、活動陣地建設。經過多方努力,2016年,新建成的320平方米村黨群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此外,建立“脫貧攻堅在華山”微信群,搭起了村黨支部和村民溝通的橋梁,把全體黨員和群眾思想統一起來共謀發展。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村黨支部書記全身心地撲在一線,短短幾年,熬白了頭發,憔悴了身形,但他卻在群眾心中樹起了一名值得信任的基層黨員干部形象;在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的諸多矛盾化解中,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時刻沖鋒在前,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思想疏通等工作,以實干苦干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全力支持。
補短板,綜合保障提等升級
“兩梁一溝海拔高、羊腸小道滿山坡、村上開會用嘴喊、群眾出行一身灰”,交通、通訊的難題拖拽著村民致富的步伐。為了全面提升村級道路通行能力,盡快讓華山村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村黨支部將村級公路建設與特色產業發展、生態旅游建設相結合,科學制定村級公路發展三年建設規劃,充分發揮聯系各方優勢,使全村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全面提等升級。
該村累計鋪設水泥道路20.8公里,讓群眾出行腳不沾泥的夢想成為現實;實施“庭院亮化”工程,對環線道路相對集中的院落配套安裝太陽能路燈100余盞;修建水塔5座,鋪設供水管網20余千米,新修集雨水窖18口,推行“以水養水”的管理機制,讓全村生產生活用水規范有序;全面開展“紅瓦黃墻”特色民居改造,實施以“改圈、改廁、建沼”為主的居家環境改善工程,推行農村“廁所革命”,一期已經實施農村廁所“旱改水”工程100余戶,配套垃圾專用清運車輛1輛、車載垃圾收集箱15個,安排專職公益崗負責日常清運,村民生活衛生環境徹底改善;無線廣播、有線電視、互聯網絡、農家書屋、文化廣場、村級衛生室等公共服務保障讓村民們過上了新生活。
優產業,脫貧致富夯實根基
群眾增收致富是華山村黨支部時刻關注的大事。該村黨支部確立了“長短結合、協調推進”的產業發展思路,圍繞“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探索形成“山上拐棗和烤煙,山腰特色黑南瓜、山下湖面淡水魚”產業發展布局。
通過發揮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作用,統籌推進千畝烤煙示范基地、千畝拐棗林果基地、500畝訂單蔬菜基地和雙龍湖生態養殖基地“四大產業”基地建設,全村發展烤煙800畝,訂單蔬菜550畝。其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煙草基地栽植烤煙450畝,直接帶動65戶群眾戶均增收8000元;雙龍湖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投放花鰱、白鰱、草魚等魚苗200余萬尾,帶動庫區100余戶貧困戶參股合作發展,已進行三期“帶貧益貧”股金分紅,年股金分紅收益達20%;2020年村集體經濟實現增收10.8萬元。
目前,華山村“田園綜合體”規劃已經形成,這為該村振興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