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董良軍)今年以來,我市經濟運行在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情況下,各級各部門聚焦發展面臨的問題和短板,搶抓政策機遇,匯聚“萬眾一心加油干”的磅礴力量,砥礪“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昂揚斗志,有知無畏、擔當實干,統籌推進“六保”“六穩”、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經濟發展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
經濟穩增長關鍵是工業穩增長。三季度以來,我市充分發揮穩工業專班統籌協調作用,認真落實市級領導包抓市場主體和重點工業項目工作機制,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郭青,市長趙俊民帶頭深入有關縣區,解決包抓市場主體、重點項目、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其他市級領導紛紛深入各地基層一線實地調研經濟恢復性增長情況。各縣區圍繞“建橋梁、解難題、抓落實、優服務”,為重點企業和項目建立包聯關系、問題反饋、解決措施三個清單及問題化解臺賬,為企業經營和項目建設排憂解難。截至9月底,各縣區已有418名縣級領導與768個重點項目、518個重點企業進行“一對一”包聯,接收問題600個、解決335個。與此同時,我市毫不放松抓好大氣污染防治、拖欠農民工工資、保暖保供、天然氣和康養等項目建設,幫助企業堅定發展信心,拓展市場營銷,千方百計穩定工業經濟運行,努力推動全市經濟恢復增長。
尤其是隨著平鎮高速通車、安康機場通航、西康高鐵即將開工、西康鐵路“復興號”綠動車首發等一系列重大利好,以及航空市場推介會、包裝飲用水暨富硒產品產銷合作項目天津推介會、農業五大富硒產業建設觀摩會、“安康杯”毛絨玩具創意設計國際大賽上海推介會、“智惠安康”富硒產業發展高端論壇、創業就業扶貧基地成果展等開放招商活動的成功舉辦,我市在搶抓航空機遇,推進開放興市,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中展現更大作為,這不僅為全市經濟運行注入新動能,帶來了好預期,更加堅定了奪取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雙勝利”的信心與決心。
項目是發展的引擎。以全市第四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暨縣區污水治理和水環境PPP項目推進會為標志,我市搶抓當前全市經濟發展換擋提質、積勢蓄能的機遇期,統籌推進穩投資、穩預期和保市場主體、保基本民生等各項工作,謀準謀實重點項目。今年1-9月份,全市完成各類交易項目2896個,交易總額130.76億元,同比增長184%、52%。從前三季度交易項目總額看,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工程建設類、政府采購類、土地使用權類、國有產權類交易項目,總體來看,全市公共資源交易數量、金額實現“雙增長”。
在降成本、拓融資等環境保障方面,我市充分發揮“六大工作專班”統籌協調作用,實施“一企一策”,強化環境保障:出臺了9條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7條穩定新社區工廠、8條刺激市場消費和17條促進經濟恢復增長的硬核措施。市財政局作為規范涉企收費專項行動牽頭單位,自2018年以來,先后6次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政策,年減少企業用能成本1.8億元,提高了市場主體競爭力。1至9月,全市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約3400萬元。市政務大廳共辦理各類業務14萬件,同比增長5%。推行企業注冊登記業務全程“電子化”“網上辦”,企業開辦全流程壓縮至1.5個工作日,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壓縮至120個工作日以內。借助“互聯網+政務服務”,市級836項服務事項進駐政務服務網,659項事項網上可辦,網辦事項比例達88.52%。
當前,從秦頭楚尾到陜南邊陲,從項目現場到生產車間,我市正強化政策落實力促企業紓困,狠抓穩產促銷力促工業增長,聚力項目建設力促有效投資,刺激搞活三產力促消費回升,精準幫扶指導力促穩崗就業,持續聚焦經濟恢復性增長,全面掀起大干60天熱潮,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基本盤,奮力沖刺“三個確保”,加快推動“三個實現”。